第14届珠海航展已经在今天(11月8日)正式开幕了。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防御展览,珠海航展不仅吸引了国人的目光,同样也吸引着国外媒体的目光。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对出现在航展上的无侦-10无人机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称其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将有助于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内与日美等国的电子对抗中占据优势。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1)

《欧亚时报》之所以对无侦-10很感兴趣,原因很简单也很直白。无外乎就是对无侦-10这样一款能够左右战斗胜负的电子战无人机在未来的中印争端中充当的角色感到担忧,毕竟印度万国造的防空体系和通讯体系在无侦-10面前非常脆弱,等同于是不设防。

而据我国空军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6号便已经透露,无侦-10将与无侦-7和无侦-8等无人机装备进行地面展示,这表明无侦-10早已经进入我国空军服役。《欧亚时报》如此关注也就可以理解了。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2)

《欧亚时报》指出,根据关注中国军事发展的军事观察者的描述,该无人机已作为专用电子战无人机投入使用,官方名称为WZ-10或WL-10。《欧亚时报》还分析了无侦-10服役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称除了无侦-10,解放军还在使用歼-16D电子战机执行电子战任务,这是中国在歼-16多用途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发的专用电子战飞机。这是中国第一款,同时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的两款专用电子战机之一,另一款是美国海军的EA-18G电子战机。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3)

歼-16D的机翼上有两个巨大的电子战吊舱(最多可携带6个),能够压制和干扰敌人的电子设备,包括雷达和通信系统。据信解放军空军将歼-16D部署在了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热点地区,特别是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歼-16D携带的电子战系统能够针对性检测、解码、调节或干扰电磁频谱中的信号(最常见的是雷达、无线电或电视广播),以保护中国的军事资产免受潜在威胁。由于印太地区的争议性质,这对中国来说变得更加重要,中国的大多数热点都在那里。

《欧亚时报》援引了《南华早报》在8月14日的一篇报道指出,解放军和美军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行动。并且这种对抗在随后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的军事演习中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无侦-10电子战无人机的到来显得就非常及时。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4)

无侦-10性能如何?

中国军事航空专家里克·乔(Rick Joe)对《欧亚时报》说:“我们对它了解不多,只知道它是一种相对轻巧的高空无人机,续航能力一般。此外,它的尺寸不是那么大,比美国的全球鹰和解放军的无侦-7无人机都要小得多。它似乎主要是电子战无人机,但具体(它)是‘ECM’还是‘ELINT’或其他(类型的无人机),谁知道呢”。

PS:“ECM”即电子对抗,指干扰和压制敌人的雷达、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使用雷达进行制导或瞄准的武器。“ELINT”即电子情报获取,指的是使用电子传感器收集的情报。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5)

《欧亚时报》试图对无侦-10进行解析:“正如里克·乔指出的那样,无侦-10电子战无人机的确切功能尚不清楚。它可以是其中之一,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无侦-10的前身,翼龙-10(也叫云影)的首次公开展示是在2020年南昌飞行大会上,而且当时它还只是一款单发动机的无人机(其实这是出口版本),拥有“侦察型、电子侦察和察打一体”三个不同版本。性能参数也并不耀眼,最大起飞重量为320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为12500米(原文如此),最大时速为520公里(原文如此)。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6)

但是在两年后,翼龙-10实现了华丽变身,相比出口版,解放军自用的翼龙-10采用了双发设计,两台更省油、总推力更大的WS-500涡扇发动机代替了原来的WP-11C涡喷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提升到了0.7马赫。发动机尾喷口进行了雷达隐身设计,机身还涂装了吸波涂料,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减少到仅有0.1平方米,相较于传统有人战机和无人机要小一个数量级以上,拥有非常出色的隐身性能,定位是专用的电子战机,并改名为无侦-10。而这一切距离该款无人机亮相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这体现了中国一贯的高效率。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7)

不过《欧亚时报》也表示其无法独立核实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这些细节。毕竟无侦-10的相关数据并未公开,而上述信息也是来自出口型的翼龙-10。而事实上,无侦-10的性能要比《欧亚时报》介绍得更加先进。

参考出口型翼龙-10电子侦察版的公开信息,无侦-10同样配备了先进的全频段被动雷达侦察系统,侦测频率范围在0.8~18GHz,基本覆盖了目前主流雷达的频率范围,对大型防空雷达和水面舰艇雷达的被动探测距离高达400公里,并且能够实现快速测向、定位和实时姿态感知。而且由于本身拥有出色的雷达隐身能力且不主动发射电磁波,因此无侦-10几乎无法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也没关系,无侦-10可以使用电子展吊舱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压制,从而避免被跟踪锁定,因此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此外,无侦-10也可以执行主动电子干扰和压制任务,相应的功能只需要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就可以快速实现。

而在通信侦察方面,无侦-10可以侦测、定位到最大200公里外的通信信号,以及频率范围在100~300MHz的电台信号和卫星移动信号,还可以对其实施主动干扰和阻断。

除了电磁领域的任务外,无侦-10还能够对己方导弹进行末端精确引导,尤其是对我军装备的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进行末端引导。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8)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任务以前基本是由有人电子战机负责的。而相比有人电子战机,大型无人电子战机在续航时间、使用费用、可维护性 、出动频率和安全性方面(这里指飞行员安全)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有人电子战机就不重要,由于平台尺寸方面的巨大差异,有人电子战机的性能是要远高于无人电子战机,在高强度、高水平的电子对抗中,有人电子战机才是首选。但是在对抗强度不高,以及对手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三哥”你站起来一下)的情况下,无人电子战机无疑要比有人电子战机更合适。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9)

菲律宾军事分析家米格尔·米兰达(Miguel Miranda)告诉《欧亚时报》:无侦-10为解放军提供了最大的航程和续航能力,这使得中国在第一岛链内的电子对抗和情报收集方面处于优势。笔者比较赞同米兰达的看法,但是也认为米兰达的看法偏保守。米兰达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无侦-10的前身翼龙-10的续航数据,即最大航程4000公里,作战半径约1800公里,续航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个距离正好处于第一岛链范围内(距离我国约200~1800公里)。

但是,米兰达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无侦-10在未来是可以上舰的,这里的上舰并不是登上航母,而是已经开始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作为全球首款无人机航母,076装备了万物皆可弹的电磁弹射器,因此无侦-10只需要将机翼设计为可折叠便能够登上076。而上舰后,无侦-10的最大作战半径就需要加上076两栖攻击舰的航行距离了,到时候别说第二岛链,全世界都可去。配合航母搭载的歼-15D电子战机和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届时中国海军将能够在第二岛链内与美日等国争夺制电磁权。

无侦8无人机和无侦7的区别 印媒关注其电子战能力(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