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64篇文章

读过我前面文章的读者朋友应该知道,我家有一位小正太,正是上幼儿园小班的年纪,有时回来会不自觉的背一些古诗啊,儿歌啊,顺口溜啊之类的。有的是我们两口子教的,有的是孩子奶奶教的,也有的是幼儿园老师教的。

有一天,我家正太正在自己一个人鼓捣积木,突然嘀嘀咕咕开始念叨起来,我过去一听,原来说的是这个:“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段词是出自300多年前的一本教材,名叫《笠翁对韵》,是古代用来训练儿童学习诗词对联,熟悉对仗、声韵、组词的工具书,后来成为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明末清初的李渔,自号“笠翁”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

李渔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用《李渔传》作者徐保卫先生的话来说:“李渔是被历史超前三百多年制造出来的。”他的一生,就是非常标准的“斜杠青年”,他写小说、搞出版、造园林、养戏班,而且斜杠的每一样都能够做到出类拔萃。与其说他是一位文人,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文化产业商人来的更加贴切。

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位300多年前的文化产业商人,通过他身上的4个身份,来解读他传奇的一生。

一、作家

对于李渔作家身份其实是有一些争论的,其争论的主要原因是李渔的创作呈现非常极端的两极分化情况。一方面是俗,能俗到地摊文学的地步;另一方面是雅,雅到了被誉为“晚明生活美学集大成者”。大俗大雅集于一身,给人一种吃着大蒜喝咖啡的既视感。这样的作家,真是太另类了。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2)

李渔的俗主要指的是他的通俗文学创作。李渔由于时代的原因,错失了登科做官的机会,只好以卖文谋生。所以,为了自己的书能够畅销,他在选题方面就注重选择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些题材,比如妻妾不和啊,婆媳矛盾啊,男女爱情啊,家长里短啊之类的。这些题材的再加上李渔自己的精巧构思,写出来基本上都非常畅销,可以说每一部都是10万 “爆文”啊。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3)

李渔所创作的部分小说和剧本

除了上面说的贴近生活和打造爆文之外,李渔还特别注重维护自己的IP。他把他自己创作的一些爆款小说自己改编成剧本,由戏班演出后,更加提高了自己作品的知名度。比如他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剧目《比目鱼》,就是改编自他自己的短篇小说集《无声戏》中的一篇《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讲的是青年男女双双殉情变身比目鱼的凄美故事。

贴近生活、打造爆文、维护IP,这完全就是现在自媒体的玩法啊,这些理念毫无疑问在当时是绝对超前的。站在现在的视角来看李渔的创作方式,确实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4)

不过即使是写通俗小说,李渔也要做到独一无二。比如他所有的故事都是独立创作,没有借鉴过其他任何稗官野史,宋元旧篇等等;再比如他打破了以《三言两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回一事”的叙事结构,有时会好几回连着说一个故事,更加自由的结构也便于增加更有趣的情节;还有在叙事角度方面,李渔也打破了传统白话小说的“说书人视角”的叙事角度,转而采用多种视角来创作故事,这样多元化的叙事角度让人阅读更有沉浸感,更加能够进入小说的情节中去。

在他的剧本《风筝误》的结尾,他写道:“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大致意思是说看小说就是为了娱乐嘛,何必搞得那么严肃呢?)算是诠释了他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的创作心理。

关于李渔的通俗文学,再多说一句:有一部书叫《RPT》据说也是他老人家的手笔······

就在大家以为李渔只能写这些通俗文学的时候,李渔默默的憋了个大招。

清康熙十年(1671年),李渔创作的《闲情偶寄》出版,这一年李渔已经60岁了。《闲情偶寄》一问世,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化圈,先后有吴梅村、陆丽京、尤侗、余澹心等等知名文人为全书作注。其影响力跨越了整个清朝,到民国时期,林语堂先生还对《闲情偶寄》有着很高的评价:“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闲情偶寄》至今仍然是文青必读的书目。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5)

《闲情偶寄》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八部,论及戏剧创作和表演、装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后人评价《闲情偶寄》为“晚明生活美学集大成者”,是李渔一生的诗情画意与生活情趣的结晶。李渔自己也把《闲情偶寄》认为是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他在与朋友的信中提到:“弟以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每束高阁而未印。独《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

既能够大俗又能够大雅,既能吃大蒜又能喝咖啡,李渔的作家身份反差之大让人真是大跌眼镜。那么李渔自己对此事怎么看的呢?在他的《闲情偶寄》的“居室部”的“途径”一节中,李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斯稚俗俱利,而理致兼收矣。”原来李渔对于雅俗的问题是这样认为的啊——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6)

二、出版家

康熙元年(1662年),受困于稿酬被压榨和盗版猖獗,李渔举家从杭州迁往南京。在南京武定门外的金陵闸附近买下一幢房屋, 开了一家名为“翼圣堂”的书店。后来改名为“芥子园”。开始了自己作为一个出版家的人生新阶段。这里多说一句,明清的书店不只是卖书,而是由编辑、出版、印刷、售卖一条龙的产业链整合方。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7)

像李渔这样有才华的人,做出版自然也要做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第一就是他的组稿能力很强。作为一位作家转行的出版商,李渔深刻的明白内容的重要性。他有着普通书商所没有的独到眼光,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好的题材和好的作品。再加上他在文化圈广泛的交游,这也让李渔的组稿能够获得当时名家的第一手作品。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他文化界朋友写信约稿。他在编辑一本《尺牍新篇》的时候,曾写信给当时的大诗人吴梅村说:“至于尺牍新篇,尤望倾庋倒箧。老先生诗文大刻,业已充塞宇内,人所欲读未能者,仅有此耳。”(《与吴梅村太史》)大致意思是说大家都读过您的诗,但是没读过您的尺牍(就是说书信)您把书信给我吧,我在《尺牍新篇》中给您出版。这位吴梅村就是写《圆圆曲》的那位大诗人。

此外,李渔还组织一些征文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征稿。在李渔的一本《资治新书》初集付印的时候,他在书前面附了一篇《征文小启》,里面是这么说的:“名稿远赐,乞邮至金陵翼圣堂书坊,稿送荒斋,必不沉搁。但须封固钤印,庶免漏遗,并索图章贱刺报命,以验收否。”这大概算是比较早的征文启事了。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8)

第二就是李渔的经营策略比较超前。不得不说,李渔真的是一位经营天才,为了提高自己出版书籍的销量,他可以说是奇计百出。比如,在一本书的结尾打上下一本书的广告,让人读完这本书还想着后面即将出版的下一本书。在翼圣堂初版的《闲情偶寄》封面上就印着“第二种《一家言》即出”,就属于这种广告宣传。

再比如,打造特色的产品。李渔的“芥子园”出版的图书有着很多特色:一是印刷非常精良,如《芥子园画传》就采用了饾版套印工艺;二是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三是芥子园出版的《三国》、《水浒》等等畅销书,中间都加上了李渔自己或者请其他人所做的评点,有的时候,这些评点比小说本身更加让人感到精彩。这些手段使得读者对芥子园所出版的书籍都趋之若鹜,李渔自己也曾说:“卷首但见笠翁字,弗论好丑随欢呼。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9)

第三就是李渔对于出版类型的把握也较为全面。芥子园所出版的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供大众娱乐的“闲书”,另一种是面向相对高端客户的经世致用之书,简称精品书。这就跟现在自媒体一样,爆文要有,深度文章也要有。当然了,闲书自然还是比精品书多的。对此李渔曾经在与朋友的信中说:“今人喜读闲书,购新剧者十人而九,名人诗集问者寥寥。”(《与徐冶公函》)

李渔也出版了很多精美的精品书,比如前面提到的《芥子园画传》,至今仍然是学习中国话的必备入门教材,再比如《笠翁诗韵》、《笠翁词韵》以及本文开头我儿子念叨的《笠翁对韵》,都是作为诗词对仗的基础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韵书来查阅。应该说,以闲书保证销量,以精品书保证书店的格调,李渔这就是传说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了吧。

三、园林设计师

在李渔生活的明末清初,很多江南文人在改朝换代的情况下,不愿再追求做官入仕“兼济天下”,转而退而隐居“独善其身”,他们把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都投入了自己生活和居住的园林中,由此带来了江南文人园林的兴盛。在李渔生活的同时代,就有计成、李渔、文震亨等文人园林大师,都曾经编纂过园林营造方面的著作。

在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中就专门有一章叫做“居室部”,讲的就是设计建造园林的种种注意事项,可以算是关于园林设计建造的专业书了。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0)

根据文献记载,李渔曾经为自己先后建造了3座园子,浙江兰溪的伊山别业,南京的芥子园,杭州的层园。其中最为著名的毫无疑问是南京的芥子园了。后来李渔自己的书店也改了这个名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李渔在《芥子园杂联》的自序中做了解释:“此予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其然岂其然乎?”“芥子纳须弥”是佛教的一种说法,大概就是小中见大的意思,这也指出了“芥子园”的营造特色:园林面积虽然小,但是容纳了很多胜景,别有洞天。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1)

芥子园复原鸟瞰图

李渔建造芥子园是在他由杭州迁居金陵之后,李渔是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移居金陵的,到了清康熙八年(1669年),芥子园落成。根据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的零星记载,可以推测芥子园大概情况:芥子园仅有不到三亩的地方,建筑大概要占三分之一。园内景观,有栖云谷”、“月榭”、“歌台”、“浮白轩”、“来山阁”、“一房山”、“笠翁雕塑”等。这些景观大多是因地制宜,依山而设的,往往都是别具匠心,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既有造物神奇的自然之美,也有巧夺天工的人工巧思,二者各具特色而又协调统一。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2)

芥子园复原规划图

比如“浮白轩”就是因山而设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描述道:“后有小山一座,高不逾丈,宽止及寻,而其中则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这样的美景,让人在此轩中,真如同此轩名字一样,要浮一大白了。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3)

芥子园内建筑装修方面,从门窗、墙壁到匾额、楹联,再到室内陈设,无不凸显着李渔提倡的崇尚自然雅致的美学思想。仅仅是窗户,就有多种式样,有的将窗户做成类似画卷一样,称为“尺幅窗”。窗户中间却是虚空,这样窗外的美景直接就成为了画卷内的画,这样内外借景,将窗外美景引入室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李渔在《芥子园杂联》中这样描述他园中的生活:“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4)

然而,在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李渔再次迁居杭州,他在芥子园居住也就不过七八年的时间。跟当初建造芥子园时候的逸趣横生相比,李渔这次的离开显得颇为狼狈,他自己在《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中说:“无论金陵别业属之他人,即生平著述之梨枣与所服之衣,妻妾儿女头上之簪,耳边之珥,凡值数钱一银者,无不以之代子钱,始能挈家而出。”大致意思是连园子带妻妾的首饰都卖了。好好的园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李渔这一年已经67岁了,希望落叶归根,所以想要在杭州终老,因此变卖家财,回到杭州。此次返回杭州期间,李渔又修建了层园,只是精致程度应该说是难及芥子园了。

四、戏班班主

李渔作为戏班班主的身份,缘起于康熙五年(1666年)到康熙六年(1667年)的秦陇之行。在康熙五年(1666年),李渔应陕西巡抚贾汉复,甘肃巡抚刘斗以及甘肃提督张勇三位封疆大吏的邀请,从京师出发远游秦陇。

在这次远游中,李渔收获了两位佳人——乔姬和王姬。她们二人对于戏曲表演可以说天赋过人。根据李渔自己所著的《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中所说,似乎这个家庭戏班的组建其实是乔姬所倡导的,乔姬向李渔建议:“此后主人撰曲,勿使诸优浪传,秘之门内可也。”而其他姬妾反应也很强烈:“时姬数人,皆勇于从事,予有不能自主之势,听其欲为而已。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5)

这样李渔的家班就算是建起来了,李渔作为一位本身在戏曲理论上很有造诣的大才子,很快将他的家班打造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戏班。

首先是在剧本选择上,李渔自己就是畅销书作家,所以他便将自己所著的很多故事都改编为剧本,供家班使用。这样一来李渔家班从剧本上无疑就先声夺人了,这就属于现在的IP改编一样。其次在演员培训上,李渔基于自己丰富的理论基础,干脆自己上手亲自培训演员,为此他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到:“(聘请教习),此为主人多冗,不谙音乐者而言,若系风雅主盟,词坛领袖,则独断有余,何必知而故询?”意思是请人教那都是不懂音乐的人才这么干,我这样的水平还用找别人教?这样基于李渔亲自打造的剧本和演员,自然艺术水平非常高。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6)

在明末清初的时代,文人组建家班的风气是很盛行的。这样的家班由于有了文人的参与,其艺术水准相比市井戏班自然是有极大提高,表演的规范性也更加严格。这样的家班一般不会对外演出,只是在家中聚会的时候供主人和宾客助兴取乐。而李渔自己身兼商人和文人双重身份的,他的家班除了自娱自乐之外,还成为了他一部分收入来源。

从康熙七年(1668年)开始,李渔开始了带着自己的家班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的旅程。李渔在《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中说道:“予数年以来,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诸姬悉为从者,未尝一日去身。”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苏等省都有李渔和他的戏班的足迹。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7)

当然了,李渔毕竟是作为文化界名人,他的家班自然不能跟普通市井戏班一样,在各地的集市上搭台唱戏,那也太跌份了。李渔用高超的艺术标准和严格的演艺培训所训练出来的戏班,自然是为了“高端”客户服务的了。李渔家班主要活动的舞台,一方面是达官贵人的宅院,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堂会”服务。比如康熙七年(1668 年)元旦在彭城受河防同知纪子湘之教官李申玉之邀为其妻生日演出;再比如康熙十年(1671年),李渔游江苏,正值江苏宝应知县孙蕙家有喜庆,孙蕙派人前往邀请李渔戏班去演出。(这里多说一句,这位被派去请李渔家班的人叫蒲松龄。)另一方面就是李渔自己的寓所,以戏会友。

演出以后,往往也能够获得可观的报酬。报酬一部分来自观众直接对演员的赠礼,称为“缠头费”,比如李渔自己在诗中就曾提到:“缠头已受千丝赠,锦句何殊百宝钿。”另一部分来自主办方对家班的馈赠,也可以认为对李渔艺术活动的赞助。这样,李渔通过自己姬妾们的出色表演,以及自己出色的经营管理,使得李渔的家班成为当时高端演出活动承办的首选品牌。

李渔家班的台柱子,毫无疑问就是乔王二姬,他们其实一方面是李渔的妾侍,另一方面其实还是李渔艺术上的知己。李渔后来写的《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中曾有这样的诗:“我惯填 词尔惯歌,奏来无乐不云和。”可惜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李渔游楚的时候,乔姬因病去世,年仅19岁。后来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李渔游京师的时候,王姬又染病去世。乔王二姬相继去世,也让李渔家班再无挑梁的大角,演艺精华尽失,家班只好宣告解体。其活动时间自康熙七年至康熙十二年,前后不过五六年而已。

历代十大文化故事(300年前文化产业商人)(18)

李渔画像

二姬死后,李渔伤心欲绝,不忍听曲,不仅为她们写下了《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还写了不少悼亡的诗句。王姬去世的康熙十三年,李渔已经73岁了,他再也无心打理自己偌大的芥子园,从此芥子园开始破败,并最终随着李渔返回杭州居住,于康熙十六年被变卖。李渔自己也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享年79岁。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作为一位距今300多年前的古人,李渔的一生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精彩,他作为作家时,他的作品热销街头巷尾,是当时老百姓的必备读物;他作为出版商时,所出版的作品印刷精美,工艺精湛,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作为园林设计师时,建造了芥子园这样的生机盎然而又独具匠心的名园;他做戏班班主时,凭借自己高超的艺术品位也引领了当时戏曲艺术的潮流。他作为距今300多年的一位“斜杠青年”,把每一个斜杠身份都做到了极致,这样精彩的人生我们今天看来仍然觉得妙趣横生,也由衷敬佩。

无论是作为一位作家,出版家,还是作为一位园林设计师和戏班班主,李渔以自己特有的才情,在明末清初的文化界留下了绚烂的痕迹。他的艺术品位、戏曲理论以及他的生活美学,穿越了300多年的时间,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他是一个独特的人,亦儒亦商,亦雅亦俗,他留给我们后人的模糊背影和传奇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闲情偶寄》、《李渔传》、《笠翁对韵》、《笠翁一家言文集》等

2、《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 赵海霞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李渔《闲情偶寄》生活美学思想初探》 钱水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试论李渔的文化产业思想》 陈海敏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李渔的造园思想研究——以南京芥子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 文翘楚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 刘庆 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李渔:一个有作为的书坊主和编辑家》 钟明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

8、《李渔的文化经济生活研究》 李向民 艺术百家 2016年第6期


感谢您关注头条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 ,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