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一九四二》上映,到如今,已经过了八个年头了,作为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我向来都是将这部电影放在“抗日题材”之中。
但是近年来,细看冯小刚导演的系列电影,例如《集结号》,例如《唐山大地震》、《芳华》等,我们可以看出冯小刚导演其实在布一个很大的局,他向来拍的不是一段简单的历史故事,而是那些鲜活的人,而是为那些真实存在过的人和事做着传记。
比如这部《一九四二》就是如此。
(一)悲情是亮点,但绝非唯一看点
很多人在看电影之前,都会有这么一个习惯,会问:“这部电影好笑吗?或者是这部电影悲不悲?”
这部《一九四二》大概就会被大多数人归结到“很悲”,“很煽情”的那一类电影之中,确实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一种近乎殉道者的气氛中进行。
比如从电影一开场的饥民攻城,无数逃荒的人,就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蝗虫,蜂拥到了范财主(张国立饰)的村子里,起先范财主还想要和饥民头领说说情,给点粮食就打发走了。
毕竟范财主家中有粮,手里有枪,地窖里还有银元,即便是乱世之中,他也坚信自己能活得滋润滑溜,只是后来的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期。
儿子死了,粮食被抢了,万贯家财也被一把火烧了。
这正应了那一句话: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从大喜,到大悲,对于范财主可能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而我们看戏的观众,似乎也心有戚戚,为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是真正的悲,还并未开场,从范财主跟着村子里的人一起踏上逃荒之路开始,真正的悲,才算正式开场。
比如一开始,范财主还有长工赶马车,还有邻人瞎鹿搭伴,看起来是去逃荒,实际上却更像是旅游,但是先是遇到日本人的飞机轰炸,马车被乱兵给抢了去,后来又遇到土匪,瞎鹿也被倒栽葱似的倒进了开水里。
一路上都在失去,一路上人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到了西安城,唯一陪着他的大孙子,也被闷死了。
这种不断失去,这种循序渐进的悲剧,才是冯小刚在拍这部电影时,为我们埋下的这大一个雷。
不是突然让你流泪,而是让你从头哭到尾,而是让你从头心疼到尾,而在看完豆瓣上的百分之七十评论以后,我们会发现冯小刚的这个目的达到了,他确实用一种悲情的氛围刺痛了无数观影人的心。
(二) 除了悲情,我们更应该记住群像背后的故事
我们大多数人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的时候,会用有多少笑点,有多少泪点,来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有些电影,特别是这种关于历史的真实影像,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剧中人物的群像。
比如范财主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就特别值得深究,从一开始面对长工,面对拴柱等人的高人一等,他是这么对他们说话的:
“这乱世之中,大爷也和你们不一样,只要你们跟着我干,就不会让你们饿死”。
而当他踏上逃荒之路,他对拴柱说话的语气又变了,说辞也变了:
“你妹妹需要你,有你在大爷放心!”
再到洛阳城外,面对被拒的情形,范财主为了激起拴柱的斗志,他又说了这么一番话:
“你看着吧,大爷十年之后,还是大爷,你以后还是长工!”
不同时期,不同人物性格,不同时期,不同说辞,这既将范财主这个人物立了起来,更将那个时期,那个乱世之中,财主的人物性格给刻画了出来,即便乱世,他们比起普通人来说,其实也有更多机会。
第二个群像大概就是瞎鹿一家子了,他们代表了最普通的大众。
在同村的范财主,带着一车粮食出门逃荒的时候,他们一家从一开始,就开始过了吃木头的苦日子,孩子拉不出来,也是徐帆饰演的花枝用手在给孩子们在掏。
但是即便是如此境地,即便是深处绝境,在他们身上还是有人类最真实的善与孝。
比如瞎鹿自始至终都不肯放下自己的老母亲,比如为了给孩子们寻一口吃的,他居然敢和兵痞们要驴肉,只是可惜的是在乱世之中,这样的人最后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惨死。
而冯小刚导演也将最出彩的戏份给到了自己的老婆徐帆,在洛阳城外,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活命的花枝,借着城内的烟火,和拴柱拜了天地,第二天,她对拴柱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们结了婚,你就可以卖老婆了,只是有一条,你要带着我的两个孩子”。
城门外,庄稼地里,花枝将自己还算厚实的棉裤脱下换给了拴柱,而这一幕可以说也是中国影史上最让人动容,最让人揪心的一幕。
从范财主,到瞎鹿,从拴柱,到花枝,虽然只是简单几个人物,却将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故事,将历史上最痛苦的一个回忆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他们看起来只是一个人物,其实他们代表的是近代史上的一个群像,代表着的是一段不堪回首,不堪回忆的往事。
所谓历史,不只有帝王将相,还有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小人物,还有那些真实存在过的悲欢离合,而冯小刚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就是这种功效。
(三)电影的大结局与隐喻
历史上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有隐喻的,而这部《一九四二》,虽然时至今日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只有7.7分。
但是在我心中,这部电影确实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仅仅是这部电影反映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影像,更因为冯小刚在电影大结局的时候留下的隐喻。
在范财主带着大孙子,好不容易来到西安城外的时候,却遇见了阻拦的部队,当时范财主对着大孙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没想到,一路上这么多人,最后只有我们爷俩儿到了”。
这话里有希望,有光芒,也有活着的欲望,可是等范财主发现下车,发现唯一的大孙子也被闷死的时候,他踉跄的动作,暴露了他全部的内心。
当所有人都在往西安城里跑,都在朝着光明和希望奔跑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开始朝着来时的路行走。
就像在路上行人问他:“西安有没有活路?”
他告诉别人:“有”。
而那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要走回头路呢?”
他说:“只是想死的时候离家近一点!”
比起来西安时,他的步伐虽然踉跄,但是却更坚定,虽然这是他赴死的路,但也是他回家的路。
很多人说要是电影在这里结束,可能就是普通导演的水平,但是冯小刚不同,他确实是一个大师,在最后一刻,他依然给了人生的希望。
他让范财主遇见了一个小女孩,让一老一小,再次朝着光的方向,朝着希望的方向前进。
《一九四二》上映八年以后,我的记忆深处依然记得这个一老一少,走向希望的大结局,可以说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可以说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隐喻,即“虽身处绝望,但也仍不放弃希望;虽身处黑夜,但也仍不放弃光明”。
不管任何时代,不管任何时期,做人,做事,都应该心怀光明,这就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启示,也是这部电影之所以称为神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