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中的吐蕃国大明轮王鸠摩智,小时候看这部剧时,觉得他很坏,十分讨厌他;最近重刷这部剧,发现这个角色十分有意思,尤其配上关于鸠摩智的弹幕,让我彻底颠覆了对这个角色的看法,他真的有趣又可爱。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1)

先说他的造型,蓬松的丸子头扎得比我们女生扎的还好,加上他那对大耳垂,以及吐蕃服饰,在一众角色里尤为显眼。

身为吐蕃国的大明轮王,身份高贵,出场自然非一般,在大理的天龙寺和少林寺出现时,又是轿子又是撒花的,很有排面。

尽管这样,他在任何人面前,不管对方身份地位高低,他都自称小僧,哪怕是要跟对方过招,都会作揖鞠躬先说一句,小僧有礼了或小僧不客气了。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2)

对比其他恶人,必然是口出狂言羞辱一番,然后直接开打,相比较来说,鸠摩智就算坏也坏得很有礼貌。

他武功极高,平生自傲,聪慧过人,过目不忘,痴迷于武学,狂热地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功。

从剧中来看,他的武功比不上乔峰,但打败慕容复轻而易举;他为人礼貌,自傲的应该是他的武艺,他精通少林七十二家绝学(真假有待考证),无人能比,很难不自傲;至于聪慧过人剧中多处有体现,智商很高。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3)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4)

过目不忘的本事在他偷看各派武功秘籍时都有用到,尤其是决战少林寺那段,他从方丈手中接过一本秘籍,只翻看一遍,便能全部记下,还用秘籍中原话翻译成吐蕃语反击方丈,差点被他蒙混过关。

至于说他痴迷武学,狂热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功,这一点非常真实!别的大恶人到处挑事杀人,主角们又忙着儿女情长,只有小智(这是弹幕上对他的称呼,除了叫他小智,还有称呼他鸠鸠的)一心一意偷学各派武艺。

先是挑战大理天龙寺,目的是要学六脉神剑;后来抓着段誉去了燕子坞拜访慕容博,结果阴差阳错躲藏在曼陀山庄的琅环玉洞偷看各派武功秘籍;胁迫段誉教他六脉神剑,段誉故意颠倒顺序教他,原本是想让他练到走火入魔好跟王姑娘脱逃,哪知小智这个学霸硬是练成了六脉神剑中的少泽剑,然而在聚贤山庄被乔峰打伤,只能躲进山洞养伤习武。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5)

在山洞养伤习武期间,碰到了游坦之和阿紫,花言巧语地从游坦之手中骗走少林寺的易筋经,小智捧着易筋经如获珍宝,好似学霸碰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书一样,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开练。

不管是偷看秘籍还是偷学武功亦或是骗取秘籍,都可以看出他有多痴迷于武学,各家各派的绝学他都想练,不仅练,他还要比他们练得精练得好,所以他才会去挑战天龙寺、出现在聚贤庄的英雄大会上、决战少林寺的武林盟主大会,用各派的绝学打败他们,试试自己练得如何。

这就好比学霸们平时偷摸用功,然后去参加各种大考,试试手,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

小智的每次试手,基本没有成功过,总是有开挂的主角把他打伤,而他屡败屡战,毫不气馁,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不要惧怕失败,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奋战。

小智的结局没有如他所愿地成为武林第一高手,他终究因为练得太杂乱而走火入魔,差点丢了性命,还好被段誉将全部内力吸走,他毕生所学归于零。

他没有因此痛苦不堪,也没有因此就堕落,他幡然醒悟,因祸得福,最后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6)

这些是后话,在被段誉吸走内力之前,少林寺的扫地僧点出他的武学致命处时,他死不承认,拒绝扫地僧的救治,但当他看到扫地僧救治慕容博和萧远山时,他在窗外看得十分认真,听得也很认真,那种想求于他人又舍不出面子去求别人的神情演绎得很到位,看着既好笑,又让人心疼。

就好比学霸碰到了一道解决不了的题,先是信誓旦旦地跟同学老师说一定能解出来,结果抓耳挠腮解不出来,看着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想求助老师又放不下面子那样无助又无奈。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7)

被段誉吸走全部内力后,小智对段誉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之前可是跟段誉不对付的,没了内力后,对段誉客客气气,还感激不已。

弹幕出人才,弹幕上说:小智武功废了,打不过段誉,又得靠段誉脱离枯井,不认怂也不行了。

当然这是调侃,剧中深意肯定是鸠摩智放下屠刀,大彻大悟,成为得道高僧。

天龙八部鸠摩智怎么会小无相功(天龙八部鸠摩智不坏)(8)

如果将他这个角色类比现实生活中的人,其实好蛮有趣的,本来是反派角色,全剧下来却没伤害什么人;本该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却见谁都作揖自称小僧;一心沉迷于武学,所有智商和手段都用来获取武功秘籍;目标笃定,并坚定不移,而且想方设法做到。

这样的角色可比主角们谈情说爱有意思多了。仅个人看法,与各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