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顾命》中的“吒”

图 尚书,《书经》图

顾命大臣就是宰相吗(尚书顾命中的吒)(1)

图 《尚书》简介图

顾命大臣就是宰相吗(尚书顾命中的吒)(2)

《尚书·顾命》中的“吒”: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吒。

“吒”的意思:

说文解字:吒

吒【卷二】【口部】

噴也。叱怒也。从口乇聲。陟駕切

说文解字注:吒

(吒)噴也。叱怒也。此三字明叱噴吒三字互訓也。曲禮曰:母吒食。謂當食而叱怒他事。嫌於怒食。故注云嫌薄之。淮陰矦傳曰。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从口。乇聲。陟駕切。古音在五部。亦作咤。

康熙字典:吒【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陟嫁切,音奼。《說文》噴也,叱怒也。《廣韻》吒嘆。《六書故》叱之稍徐也。

又《正字通》梵書吒婆,此言障礙。

又《玉篇》知加切《集韻》陟加切,??音奓。義同。《集韻》或作喥。○按《玉篇》平去二音俱同咤。互詳後咤字註。

又《集韻》陟格切,音舴。嘲也。

“哪吒”是外来的?还是“被”佛教、外来的?!

在这里,说明“吒”字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字,由于用作过人名,如“金吒”、“木吒”、“哪吒”,所以,“吒”的本意很少被人知道了!一般都写作人名之意!

不知为何,“哪吒”在今天被当做是外来的舶来神的名字。

图 《哪吒闹海》动画名图片

顾命大臣就是宰相吗(尚书顾命中的吒)(3)

这个说法是这样的:“哪吒”之名源于“那咤”,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那咤”的任何记载。

还有当做是伊朗来源,“哪吒”是梵语中那罗鸠婆(Nalakubala)的简译,“那罗鸠婆”的意思是“俱毗罗(Kubela即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也就是说,Nalakubala是由Nala和Kubala或Kubela两个部分合成的,即哪吒译自于Nala。但金鼎汉教授研究得出结论:“我认为'哪吒'不可能是从'Nata'或者'Nada'、'Nala'翻译过来的。”

印度学者科亚基(Coyajee)在其作品《古代伊朗和中国的信仰与神话》中曾经指出,哪吒的真身“灵珠子”的名字可以帮助说明伊朗的苏赫拉布名字的词源,因为“苏赫拉布”(Sohrab)在古波斯语中的词义为“明亮的、有光泽的”,引申义为“卓著的、杰出的”,与“灵珠子”的词义十分相近。

一些伊朗学者曾推测,“哪吒”一词可能来源于波斯语的“Nuzad”(新生儿、小孩子),因为哪吒的形象一直是一个七八岁孩子的形象。

哪吒一词在汉语中的词义迄今无人知晓,但努扎尔(Nuzar)一词在阿维斯陀语中有“年轻、崭新”的意思,也有着波斯语Nuzad(新生儿、小孩子)的词义。

伊朗哪吒苏赫拉布的故事是伊朗著名史诗《列王纪》中的第二大悲剧。苏赫拉布的故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奇异童年、征战、父子之战。《列王纪》中的苏赫拉布(如同中国作品中的哪吒)自始至终憎恶国王卡乌斯(或纣王)。

伊朗神话传中还有一位不太引人注目的英雄值得我们注意,不仅他的名字与哪吒十分相近,而且其身份、家族和一些经历也同样与哪吒相近,这个人物就是伊朗传说中的王朝“皮西达德王朝”(Pishdadian)第七位国王努扎尔(Nuzar)。首先,我们可以看出,Nuzar的读音与如今我们的哪吒读音几乎一模一样。

图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剧照

顾命大臣就是宰相吗(尚书顾命中的吒)(4)

如果是这样的话,与中国哪吒如此相似,为什么不是中国影响佛教,甚至是影响伊朗词语、神话呢?!

毕竟,哪吒的故事脱胎于中国古代历史,而佛教、伊朗故事又怎么可能和中国历史相似,除非它们都是抄袭翻译自中国的哪吒故事!

况且,“哪吒”(不是那咤)一词最早出现在道教书籍,而非佛教,佛教中的是叫那咤,“吒”字也是自古就有的字,“吒”有叱怒之意,而非外来!

要知道,哪吒也不是孤立的神明,在中国神话里出现的是“三吒”:“金吒”、“木吒”和“哪吒”,应该是出自我们在《尚书·顾命》中看到出现的“王三宿,三祭,三吒。”里面的“三吒”,也就是说神话故事里的神名在中国也是有来由的!

自然,这“三吒”的人名就以“吒”字为基础取名的,重点在于“吒”字之意!

而从中国道教神话“哪吒”抄袭为佛教的“那咤”,两者发音并不同,波斯语中的“Nuzad”发音倒是与佛教“那咤”相似,两者有渊源!

因为中国的“哪吒”并没有直接写出其意,翻译为表音字母文字后,就需要为佛教的“那咤”定义一个词义,那么以“哪吒”的小孩子形象作为定义就比较合理了,所以,在阿维斯陀语中有“年轻、崭新”的意思,波斯语的“Nuzad”有新生儿、小孩子之意!

事实不如说是中国的“哪吒”影响佛教“那咤”,甚至是伊朗哪吒“苏赫拉布”、伊朗神话的“Nuzad”!

【图 天涯网友宝贝安静说方言中“崽”字,读音与吒一样

顾命大臣就是宰相吗(尚书顾命中的吒)(5)

宝贝安静:2019-02-20 07:13:04 评论

评论 长安今何在:方言中崽一字,读音与吒,基本一样,意思就是小孩。小崽子,小孩子。】

这也算是汉语方言的一个小证据吧,证明了汉字汉语的确影响拼音符号的词义。

至于,印度学者科亚基(Coyajee)在其作品《古代伊朗和中国的信仰与神话》中曾经指出,哪吒的真身“灵珠子”的名字与“苏赫拉布”(Sohrab)在古波斯语中的词义为“明亮的、有光泽的”,引申义为“卓著的、杰出的”,与“灵珠子”的词义十分相近,那就更加容易理解了,表音字母文字不自生含义,其词义只能是翻译自中文汉字“灵珠子”的意义!

所以,两者词义自然会有相似之处,汉字本身具有意义,表音字母文字的词义都需要人为定义,怎么可能是影响汉字的字义呢?!

凡是说成是佛教、外来影响中国的说法,实际上应该是中国道教影响佛教、外来的神话故事,甚至是表音字母单词定义!

为什么这些外来的产物偏偏在中国都写成是它们影响中国?而拒不承认是中国影响它们呢?!

因为中国太优秀了,如果不在中国人面前显示得比中国强,怎么能争取信徒?怎么骗中国人钱财技术文化呢?!

总是拿中国的东西伪装冒充它们这些外来的,真是可恶!

而我们这样被误导,实在愧对祖先!必须还华夏一个公道!还原历史真相,正本清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