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耳痛、发热、耳朵排出渗出物等。患了中耳炎后,耳朵疼痛难忍,有时还会流出一些黏稠的液体,别提有多难受了。有一个穴位可对付中耳炎,它就位于耳垂后方,一起来看看是哪个穴位吧——


“小案例”

辛勤的赵老师

赵老师参加优秀教师评比,近日还为学生批改作业,有些劳累,抵抗力低下,不小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在家喝了点姜汤,没有及时医治,两天后,傍晚突然右耳一阵阵疼痛,吃了两片去疼片后便入睡,夜晚强烈疼痛而醒。外耳道有脓性渗出物,牵引耳郭疼痛加剧。妻子李护士询问耳鼻喉科的医生后,为其艾灸翳风穴,熏灸30分钟后,赵老师自觉疼痛减弱。于是,妻子每次在其疼痛之时便艾灸翳风穴,一周后便基本痊愈。

“小妙招”

艾灸翳风穴

翳风穴是治疗中耳炎的有效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中耳炎应该按哪个穴位(一个穴位对付中耳炎)(1)

来源:《最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使用详解(第二版)》

本穴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施灸前,应先用消毒棉签蘸过氧化氢将外耳道拭净,然后点燃艾条,悬于翳风穴(患侧)皮肤上约3cm处,以雀啄法熏灸,一直灸至穴位周围皮肤潮红,按之有烙热感即止,时间一般5分钟左右,每天1次,严重者数次,5天为一个疗程。

“小提示”

耳道保护法

1.弄湿耳朵,应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再以吹风机向耳内吹30秒,可消除细菌及霉菌酷嗜的湿热环境,耳朵发痒时滴耳药水,其具有抗菌功效,可避免感染。

2.洗头发、洗澡或游泳时,戴耳塞可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3.热敷可缓解耳痛,勿清除耳垢,适度的耳垢可防潮并提供良性菌的栖身处。

4.保持耳道的干燥,可以用棉花棒蘸凡士林,轻轻塞入耳朵入口处,有助吸收耳朵内的水分,使耳道干燥。

5.使用消毒酒精、白醋、婴儿油或羊毛脂等家庭配方,在每次弄湿耳朵后充当干燥剂。使用方式是侧着头将上述液体滴入耳朵,晃动头部,使其抵入耳道底部,再偏另一边使其排出。

做做艾灸,解除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困扰,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中耳炎应该按哪个穴位(一个穴位对付中耳炎)(2)

《一艾一灸小妙招》

本书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其他疾病为纲目,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证的诱因、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每个疾病分为“小案例”“小妙招”“小提示”三个板块,以文字叙述配真人彩图的方式开展介绍。所选择的疾病日常多见,文字通俗易懂,图片清晰直观,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图文并茂的特点。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一艾一灸小妙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富春 刘成禹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