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一道菜,看着极为慎人,慎思极恐,吃起来却鲜美绝伦。
每次吃的时候,总是要 在心里作一番斗争,但也每每在美味面前败下阵来,只能欢喜吃完再默默拾起“我心向佛,慈悲为怀”的后来之忏悔。
它即是“活蛋”。
也真真佩服乡人的“瞎掰”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了。
本来,这催生孵蛋,很不幸,半路上却夭折了,变成了死蛋。但乡人却调皮地玩了个偷梁换柱的把戏,竟把“死蛋”叫成了“喜蛋”。
只要是不能成活的大大小小的鹅呀、鸡呀、鸭呀的大小夭折蛋,统统都“转悲为喜”,冠之以“鹅喜”“鸡喜”和“鸭喜” 之类的美名,再拿到街上去出售的。
这样一来,卖家有了出路,不至于亏了这些未出生小家禽的钱,买家也如释重负少了点“残害”小生命的愧疚,意外的是, 还品味到了别具一格的美味。
这“喜蛋”要是烧得好,那就是喜上加喜了。 取一瓦钵,将蛋泡在清水中,把蛋壳上的污垢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放入瓦钵中加上满满的清水煮。水开后,再烧一会儿,将蛋壳轻轻敲出几条裂缝后,再放入盐、酱油、白糖、桂皮等若干佐料,当然,些许纯正的绍兴黄酒来去腥也是少不了的。之后,再用文火像孕育小生命一样轻炖,再加点小酒添添滋味。
两三个小时过后,满屋子就能充斥迷人的清香。等瓦钵中的卤水基本要烧尽时,再撒点儿味精,这样,蛋就煮好了。
等把这热气腾腾的喜蛋在桌上一放,小心翼翼在八仙桌角上一笃,嗑开一个小口,在顶部掀开一个小洞,唇一抵,吱溜一声脆响,吸尽汁水。里面还布着血管的半个黄色蛋黄已初见模样,比一般的蛋黄可滋润多 了,然后调羹往里放些酱油,微微搅动片刻。半个白灰色样的雏形是带点细嫩肉质的口感,要记住,活蛋 里面有一个硬硬的小块,可是吃不得的, 是小禽的胎盘。而十六七天的活蛋,更为鲜美,这时候,小禽也还是没长毛,不显恶心,尤其是汤汁,足以让那些添了味精拙劣汤汁自愧不如到捶胸顿足,望尘莫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傍晚时分,农家们常常在道地上放张小桌,桌上摆盆香气扑鼻的喜蛋,再加上一壶百搭的绍兴黄酒。大家往往喝得醉心如意,通体安泰,满面红光,以至于豪情万丈,抒发出“老酒日日醉、种田万万岁”的感慨!
不起眼的活蛋虽孕育不了新生命,却蕴含了多种不同的口感,足以让天下所有的山珍海味们都相形见绌,黯然失色的。也由于此美食奇补,颇阳刚又劲猛,故而,夏天里是不能贪嘴的,多吃会上火, 而秋、冬食之滋补,则是最好不过了。
往前喜蛋拿到街上叫卖,是为了销掉这些可怜的小玩意儿, 往往不很新鲜。喜蛋由于胎胚已死,不大卫生,如今已不大吃了。
而现如今大都买的是活蛋,是活的胎胚,营养又极丰富,吃下去并无大碍,还能大补一番,岂不美哉。
多数不知情的吃客对这“白眼丁当”、其貌不扬的蛋并挑不起兴趣,虽说此物大补,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极高,营养价值与甲鱼等同,云云。
胆儿大心大的,准一见即食,而且,吃了也没有说不好的。胆儿小点的,或者,特爱干净又很斯文一脉的,尽管你说上半天,也很难让他(她)开口的。
所以说,品尝美味不是只运用五官就可以,有时还需要一点胆量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