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机构表态全面支持论文开放获取。全球学术“拆墙”运动,有利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公众也能从中受益。

文/评论员 柯观 编辑/吉菁菁

供图/视觉中国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球科学界还是普通大众中,科技文化的传播都存在一堵厚重的“围墙”,这就是由垄断学术论文的出版集团及数据库商建立起来的学术论文获取壁垒。随着全球学术“拆墙”运动的兴起,这道厚重的“围墙”终于要一点点地垮掉了。

在12月3日至4日举行的第14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上,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立场声明,明确表示中国支持OA2020和开放获取S计划,支持公共资助项目研究论文立即开放获取,也就是说,这三大机构将全面支持研究论文免费阅读。

2018年 9 月,来自 11 个欧洲国家的 11 个研究资助机构启动了“S 计划”,该计划要求所有受资助发表的科研文章到 2020 年要实现开放获取。

对期刊出版商和数据库商而言,这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端了这么多年的“金饭碗”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不管是对科学共同体还是广大社会公众而言,这是学术论文开放获取运动一场巨大的胜利。

▲很多学者、高校师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你不想为一篇论文付费,那么你的合法选择其实不多

这种学术的“围墙”霸道的地方还在于,论文资助方获取相关论文信息或者查询也得付出昂贵代价,譬如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了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大约 70%的中国研究论文,但还是必须以全价或高价购买这些文章。有国内专家认为,“这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错误的”。另外,很多时候就是论文作者查询自己的学术论文也得支付不菲的费用。

从传播的角度而言,这种论文收费的方式也让众多领域形成了一个个密闭的空间,呈现出与社会大众完全割裂的状态。在科学技术领域,众多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或者能够为社会公众周知的技术也得不到广泛传播,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制约。而一些关于社会认知、文化等方面的论文,阅读查询藩篱的形成,也阻碍了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扩散范围越大,产生的影响越大,人为地阻碍其传播,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学术论文不对社会公众开放,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违背道义的。在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学术研究都是来自于政府的科研经费或者各种形式的资助,而这些钱都是来自于属于纳税人的社会公众。按照这样的逻辑,相应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共享和利用才符合社会道义。当然,一些特殊的、不能或者不便于暂时公开的学术论文可以不列入这个行列。

如今,学术论文公开获取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2018年上半年,《自然》杂志刊登的一份报告显示,几乎半数被搜索的学术论文都可以免费合法地下载,并且开放获取是未来的趋势。

对科学界而言,学术论文公开的巨大好处是,除了减少昂贵的支出以外,这种开放可以让相关文章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一些最近的科技研发信息和动态,并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这不管是对研究者本人还是相关研究机构来说,也都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全球学术“拆墙”是个艰难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际上,长期以来由于一些论文出版商、数据库商的做大形成垄断,其依靠垄断的价格和经营使学术期刊成为盈利的手段,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还需要整个国际学术界的努力。

在中国国内,中国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倒是可以率先做出开放。2016年12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承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正式上线。这是一项由国家投入的公益工程,由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学术资源,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这应该成为中国学术“拆墙”行动的一个经典范例。■

北大核心论文作者数量限制(北科社评全球学术论文)(1)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