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过,很多市场标准虽然不是intel提出的,但偏偏确实Intel拍板的。毕竟市场占有率优势巨大,这是短时间里面改变不了的。
比方说,AMD早在上世纪1998年就搞出了一个能针对于多媒体应用,尤其游戏方面的3D Now!指令集。这本质就是一套SIMD多媒体指令集,支持单精度浮点数的矢量运算,用于增强x86架构的计算机在三维图像处理上的性能。曾经一度有部分3A大作支持,也是当时一大热点。
1999年,intel也推出了作用相似的SSE指令集,并因为其市场占有率,后续软件和游戏更多对其优化。虽然没有像3D now!那样子在游戏加载的时候弹出标志,但后续AMD都要兼容SSE而且在K10的时候放弃自己的3D Now!指令集,
谁是大佬,不用再说了吧。
要说本本的领域,Intel的地位就更加超然。你知道,世界上GPU占有率最高的厂家是哪一家吗?Intel!
过往品牌机、本本、商务电脑都是集成显卡以及核显为多数,而这多数里面又几乎都是Intel的。虽然说,AMD有APU,图形性能绝对吊打Intel,然而占有率还是远远不如。
最近,Intel又提出了新的Evo认证标准。
Evo认证涉及到了性能、续航、唤醒速度,甚至Wi-Fi、接口、屏幕尺寸、厚度、散热的标准,其中核心指标的有以下方面。
Intel EVO平台认证有几个核心指标,包括FHD屏下续航时间超过9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任何一台EVO笔记本都可以支撑8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避免工作中出现续航断电的尴尬。
其次,EVO笔记本还要支持快充,30分钟充电就能用4小时以上。哪怕早上出门前发现没电,起床洗刷的时间就可以让笔记本支持数小时的工作时间。
除了这两点之外,EVO笔记本还要能支持Wi-Fi 6网络和Thunderbolt 4接口,前者可以提供1000Mbps以上的网速,后者可以提供40Gbps的传输速度,是USB 3.0接口的8倍,4K及8K视频也能快速传完。
当然,EVO笔记本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使用全新的11代酷睿处理器,CPU、GPU、AI三大单元都升级了,生产力效率大幅提升。
Intel这次推出的EVO平台认证提出了Real-World性能,测试的项目不是简单的跑分,而是数十项实际应用的性能,包括Chrome网页浏览、视频播放、远程会议等等。
Intel这次推的EVO平台认证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分水岭,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EVO平台认证有着严格的标准和门槛,性能测试也是以真实使用为目标的,通过EVO平台认证就意味着这款笔记本不会有拖后腿的地方。
某个程度来说,Evo认证是大大简化了一般人选择本本的难度。
其实,过往Intel也有类似的认证,对于笔记本的发展有着指导作用,比方说迅驰技术。迅驰技术Centrino 的名字由来于Center(中央)和Neutrino(微中子)的结合,代表一种微小,快速,且功能强大的装置。
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三个—笔记本要用笔记本专用的CPU和芯片组,还需要有Wifi的支持。这些东西在现代看起来是平常的,但是过去的本本是比较无趣的。
奔腾M之前,本本用的还是台式机的CPU,芯片组也是,所以发热、功耗、续航都非常拉跨,更别说,到处找网线的尴尬了。当然了,早期的本本就是商务的,一般人用不着,也买不起。
两代迅驰技术,涉及到7代的处理器,对业界影响深远。
2011年,英特尔推出了“迅驰”贴纸的继任者:超极本。超极本是一种性能强大而又轻薄便携、同时兼具快速响应能力的笔记本。从这个时代开始,人们习惯用硬币来丈量笔记本的厚度,但却不用再为便携而牺牲性能。“超级本”规定产品必须厚度在20mm以下,重量少于1.4kg,同时还能有5-8小时的续航能力。只要笔记本上贴有“Ultrabook”的标签,就意味着外观时尚且性能强劲。
超极本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本本的便携性和续航能力,本本本来就不应该是沉重的,这才是笔记本应有的样子
其实某个程度来说,Evo认证就是雅典娜计划2.0而已。雅典娜计划是英特尔希望通过矩阵式升级,使得笔记本在部分功能上向智能手机靠拢,获得部分与智能手机相似的体验。英特尔此举并非将笔记本推向手机的对立面,而是希望笔记本产品吸取智能手机的部分特性,找到一个平衡点,目的是让消费者在使用笔记本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Athena 1.0的规范主要包括性能(Performance)、响应速度(Responsiveness)、连接性(Connectivity)、人工智能(AI)、全天候的电池续航(All-Day Battery Life)、即时启动(Instant Action)以及外观(Form Factor)。
其中性能(Performance)和响应速度(Responsiveness)要求系统搭建在具有睿频技术的英特尔酷睿i5或i7处理器,至少配备8GB双通道内存以及至少256GB NVMe SSD,英特尔傲腾内存H10可选。
即时启动(Instant Action)要求笔记本睡眠时打开笔记本的盖子、按下开机键或要求纹验证实现唤醒笔记本的时间需要低于一秒钟。
连接性(Connectivity)要求支持英特尔CNVi WiFi 6(速度在千兆以上)或千兆LTE移动网络,可以实现快速且稳定的网络连接;且配备支持Thunderbolt 3的Type C接口。
全天候的电池续航(All-Day Battery Life)要求播放本地视频至少16小时,实际使用场景中续航9小时以上;支持通过USB Type C接口的快充功能。
人工智能(AI)要求支持远程语音服务以及对OpenVINO和WinML的支持。
外观(Form Factor)要求拥有触摸屏、精密的触控板、轻薄或2合1的设计、窄边框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从上述可以看出,未来的本本不单单是跑分,还要求在响应速度、外观、续航、网络链接、人工智能都提出要求。很有可能,以后大家会习惯了像使用Siri那样使用个人电脑。
传统PC的使用习惯向智能手机方向发展,这一点,无论是Intel还是微软都是这样子。微软在推出win10之前也是一大堆未来的规划,也是因为如此,大家觉得win10不好用的原因就是因为多了很多针对于触控操作,类智能手机操作的方式。
比方说,微软小娜就是一款个人智能助理。它“能够了解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帮助用户进行日程安排、问题回答等”。 Cortana 可以说是微软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尝试。微软想实现的事情是,手机用户与小娜的智能交互,不是简单地基于存储式的问答,而是对话。它会记录用户的行为和使用习惯,利用云计算、搜索引擎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读取和“学习”包括手机中的文本文件、电子邮件、图片、视频等数据,来理解用户 的语义和语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假如手机中记录的日程显示将要参加会议,那么不需任何操作,Cortana 到时就会自动将手机调至会议状态。 这也是微软的 研究,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走向个人计算(personal computing)的开始。 微软Windows系统负责人Joe Belfiore(乔北峰)已确认Cortana实现跨平台。可通过App Store、Google Play商店进行下载。
可以说,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