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用声音治愈我的心灵 声音的背后是热爱(1)

丁威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离不开声音。无论发声还是聆听,人们总是在声音的输出与接收中获取信息,表达心中所想,获得交流的便利与享受。这也让声音升华为一门艺术,一个既独特又充满魅力的文化符号。纵观历史舞台,从辽沈大地走出去的好声音不仅载誉无数,更让千千万万的人认识并记住了这片热土。

20世纪50年代辽沈声音传遍神州大地

关于辽宁声音金子般闪耀的记忆,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彼时,一系列在全国叫响的影视作品、戏曲演绎,让人们深深记住了辽宁声音的绵厚与醇香。

比如话剧《尤利乌斯·伏契克》《第一次打击》《智取威虎山》,影片《甲午风云》,都是一代人的记忆。而在这些有关声音、影像的记忆中,中国著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王秋颖先生是其中的代表。

对一些上了年纪的沈阳人来说,提起李默然这个名字,心中漾起的不仅是熟悉更是骄傲。虽非生长于沈阳,但李默然与辽宁、与沈阳却有着很深的渊源。

1951年,哈尔滨东北文协文工团并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年轻的李默然跟随文工团来到沈阳。1954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李默然继续做演员并任副院长、院长。包括前文提到的《尤利乌斯·伏契克》《智取威虎山》,李默然先后在60多部话剧作品里担任主要角色。电影《甲午风云》中李默然饰演的“邓大人”,更是无人超越。不夸张地说,那段时期里,辽宁人民艺术剧团登上了全国戏剧舞台的艺术之巅。

如果说辽艺代表的是整个辽宁的艺术宏图,那么沈阳话剧团便是由沈水滋养的声音摇篮。那部同样享誉全国的《茶花女》便是沈阳话剧团编排的经典剧目。

剧中,玛格丽特的扮演者刘凡,也是沈阳好声音的代表。1953年,刘凡考入沈阳市话剧团任演员。《茶花女》叫响后,刘凡跟随沈阳话剧团到国内巡回演出,把沈阳话剧的风采传遍神州大地。

时代发展美妙的声音跳动在电视和电波里

当然,从辽宁和沈阳传播开来的声音,远不止活跃在戏剧舞台和影视荧屏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辽宁声音像披着霞彩的美妙音符,陆续跳动在电视荧屏和收音电波里。

现任辽宁省朗读艺术协会会长的丁威,便是这个时代的代表。

丁威祖籍上海,却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从学生时代起,丁威就发现了自己声音的天赋,除了喜欢唱歌,他还经常练习话剧桥段,是学校文艺队里的骨干。1980年,沈阳广播电视台首次对外招聘播音员,丁威也投入了那次大考,并最终在一万余名考生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新闻播音员。

到广播电视台工作不久,丁威的声音便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辽艺演员、《甲午风云》饰演李鸿章的王秋颖,还曾向丁威抛出橄榄枝。不过,丁威还是婉拒了王秋颖的偏爱,将播音主持视作毕生的事业与追求。也正是得益于丁威的坚持,日后写就了辽宁、沈阳声音新的传奇。

这些年来辽宁声音四次问鼎最高奖项

从2010年起,以新中国第一代著名播音员夏青名字命名的“夏青杯朗诵大赛”在北京吹响号角。这一国家级别的赛事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叫响辽宁声音地域品牌的舞台。

普通人或许不知两年一届的“夏青杯”在专业领域里的地位与分量,每届大赛,全国30余个省份77个代表队都会参加,选手中除了知名的播音员外,还有许多活跃在戏剧舞台、主持朗诵专业的行家。可“夏青杯”举办的五届赛事中,丁威带领着辽宁声音的后起新秀,击败了无数对手,连续捧回了四个冠军奖杯,亚军和季军的数量也是领军全国。

作为指导教师,丁威也凭借成绩突出、表现优异,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全国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组委会还给丁威颁发了伯乐奖,并邀请他作为全国“夏青杯”的复赛评委。

“夏青杯”的火爆,也令越来越多的语言爱好者涌入声音的蓝海,不断丰盈着辽宁语言艺术的力量。浩瀚的辽宁声音里,也涌现出许多新生代的好声音。这其中,就有不少年轻代表。刘瑰琦如今是北京大学的学子,他也是“夏青杯”青少组辽宁省一等奖的获得者。初中那会儿,刘瑰琦喜欢上阅读,并跟着丁威学习朗诵。后来在备战各种比赛中,刘瑰琦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和散文,也在赛事中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018年高考,刘瑰琦考出了沈阳文科最高分,顺利进入北京大学。

声音背后是深情的热爱与不变的情怀

读到这儿,许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辽宁的声音为何会如此甘甜、醇厚、热烈,能给人们带去涤荡心灵的能量?

“这许是我们的水好吧!”采访中,丁威笑着说。是啊,浑河自东向西奔流不息,汤汤之水给一代又一代沈阳人、辽宁人的声音里注入了一抹柔润的水色还有奔腾的情怀。所以,沈阳或者辽宁的声音既有水的律动,又充满动感的激情。而哺育了无数人的沈水,也每时每刻用她的慷慨教会了这里的人们,如何去全身心地热爱,如何去无私地奉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辽宁朗读艺术协会发起了声波抗疫联盟:通过精彩的诵读,振奋人们抗击疫情的士气。除了辽宁本土的声音,丁威还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特别邀请了身在北京的葛兰老师,还有全国近百位语言艺术家的加盟,大家汇聚在一起的好声音通过网络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激励无数听者奋勇前行。

当声音响起的那一刻,那澎湃的心情,就与当初透过电视荧屏欣赏李默然先生的朗诵节目一样,人们再一次感动于声音的魅力,感怀那令人自豪的力量……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