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1)

千年古镇,大美金牛。金牛镇 供图

【阅读提示】

这是一座文化名镇——境内鄂王城是湖北省简称“鄂”的源头,宋末元初建立的龙川书院引领鄂东南学馆书院文化教育风气之先,120年建校历史的大冶二中培养了数以万计英才。

这是一座商贸重镇——过去,凭借“五县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周围百十里的商人均来此行商,成就“小汉口”之美誉。如今,金牛人走南闯北、行商天下,得“金牛客”美名。

这是一座农业大镇——高桥河、虬川河既滋养了千年古镇,也灌溉了古镇10万余亩的田地,成为江南鱼米之乡、大冶粮仓。“一进南城畈,十万八千担”,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4月7日,大冶市金牛镇党委书记吴飞接受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专访,畅谈金牛镇前世今生,描画出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大美金牛”。

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2)

文化名镇,鄂王故里。金牛镇 供图

一座金牛城,半城金牛客

高桥河、虬川河蜿蜒蛇行,水道路网交错纵横,古镇历史大门由此洞开。

金牛镇隶属湖北省大冶市,地处大冶西南,东与灵乡镇接壤,东南与咸宁市担山镇为邻,南连咸宁市双溪桥镇,西邻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北接鄂州市太和镇。

据《湖北通志》记载:早在汉朝,金牛即为鄂县(县址鄂王城)通大冶、武昌、咸宁、通山、鄂城、兴国等地的货物集散地。三国时,金牛近郊的梁子湖、三山湖、保安湖是孙权水师基地,为金牛的商贸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客源。

隋唐时,金牛集市初具规模,固定商户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南宋宁宗嘉定甲申17年(公元1224年),朝廷曾数次商议升金牛镇为金牛县,未果。明朝初年,朝廷按县制委派百户戍守。清在金牛设立巡检司署。

发达的商业基础,造就了当地浓郁的经商传统。有资料显示,民国26年(1937年),大冶地区仅有商户1021家,金牛镇就有554家。侵华日军侵占大冶期间,整个大冶地区仅剩商户300家,金牛镇占了98家。

再往前追溯,清朝初期,金牛商人在本省的蕲春、浠水、英山、罗田、阳新、武汉,安徽的安庆、霍山、六安,河南的明德、商丘、周口,江西的南昌、九江、修水等地经商,结成金牛帮,各地设有帮会机构,一呼百应,联成一体。

此外,有文史研究者发现,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金牛人的经商活动,就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立足本地,固守门户;一种是走出故土,异乡创业。

到了新中国之初,这两种模式都被沿袭下来。1954年之前,在金牛镇区从事手工业生产,代表性的作坊有胡泰豊皮子布、邱源盛千张、柯洪兴麻花、饶福泰油面、李义兴铁器等一大批作坊,从业人员200余人。

但是,随着农村集体所有制的逐渐建立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加强,经商活动受到了诸多制约,金牛镇商业发展一度沉寂。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正陶醉于因“家庭联产承包”而能吃上饱饭所带来的空前喜悦时,金牛人却已经敏锐的捕捉到国家关于倡导市场经济的信息,并率先行动起来,迅速重振昔日雄风。1988年,金牛乡镇企业发展进入高峰期,全镇工业企业达到25家,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

“金牛客,行天下。金牛镇近9万人口,在外从商的就有3万多人。”吴飞介绍,1993年,该镇就成立了金牛商会。1995年12月28日,“黄石市大冶金牛商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金牛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在外经商达到亿元身家的“金牛客”多达百人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南株洲经商上的金牛人多达一万多人,最高峰多达3万余人。为了经商,同一乡镇的人口大量向外省转移,这种现象,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3)

土地平旷,沃野千里。金牛镇 供图

一进南城畈,十万八千担

如果说,商业象征着金牛四处奔忙的“游子”,那么农业就是金牛常年守望的“慈母”。

“一进南城畈,十万八千担。”吴飞说,作为“大冶粮仓”,解放前,金牛地区光稻谷一年的吞吐量就在12万石以上。依托农业优势,1958年以后,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金牛镇原来的手工业合作社逐步演变为厂,形成了农机、建材、轻纺、化工、食品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体系。

至20世纪70年代末,金牛全镇有工业企业17家,企业职工达到1600人。改革开发前后,“金牛不仅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区,也是周边吸附力、影响力最大的集镇。

农业优势造就了金牛的辉煌,但这也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了金牛的掣肘。进入2000年,当其他乡镇工业化、城镇化高歌猛进时,金牛镇因土地、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只能“望洋兴叹”,GDP总量很快被其他乡镇追赶、超越,昔日的荣光也逐渐暗淡。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稳”与“富”之间,金牛镇始终坚守“绿水青山”的底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不仅振奋了人心,也为金牛镇的赶超发展指明了方向。

“金牛除了袅袅炊烟,没有一处工业烟囱;除了潺潺流水,没有一丝污水。”吴飞自豪道,作为最早一批湖北省生态镇,金牛在聚焦绿色生态发展,推进特色品牌发展上将大有可为。

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在金牛镇党委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一处处生态农业基地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

铭浩生态园、杨越山庄、蓝莓基地、猕猴桃基地……这些都由在外行商富起来的金牛籍老板回乡投资,并形成“一山庄一特色”。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在吴飞看来,金牛籍老板回乡发展庄园经济,与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产业振兴不谋而合。庄园经济的如火如荼,吸引着更多的能人回乡饲花弄草,并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眼下,乡村振兴更是为金牛跨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牛游子选择反哺家乡,与地方政府一道,赋予“一进南城畈,十万八千担”新的时代定义。

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4)

生态宜居,康养小镇。金牛镇 供图

一手生态牌,一张新名片

如今,行走在金牛镇广袤的土地上,最为抢眼的是那一抹抹绿色。

这是一片流淌绿色的海洋,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如何进一步打好生态牌?金牛镇将目标瞄准了“康养”。

康养,金牛镇有基础。紧邻武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的植被保存完好,气候宜人,水资源充沛,森林覆盖率近52%;田园风光旖旎,生态养生产品十分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养生养老福地。

康养,金牛镇有底气。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金牛镇80岁以上老人1320名,90岁以上老人185名,100岁以上老人4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康养,金牛镇有行动。2015年,金牛镇聘请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团队,编制了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总规和详规。同时,金牛镇陆续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吸引能人回乡投资创业。

“康养产业,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发展前景十分光明。”吴飞坚定道。

以生态发展为中心,在政策吸引带动下,一大批“金牛客”回乡投资养生养老产业。目前,金牛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加快形成集聚效应。

“我们将持续擦亮‘湖北康养第一镇’品牌,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延伸,盘活鄂王城生态园,引进全国有影响力的养老机构,共同打造养老产业链。”吴飞说。

亭台楼阁,庄园别有诗意;小桥流水,可见人间春色。目前,金牛镇的生态养殖和康养产业已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将在全镇推进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植、生命健康等康养产业的发展。

同时,作为大冶离武汉最近的乡镇,该镇将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进一步规划对接武汉“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武汉的“后花园”。

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5)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金牛镇 供图

一心谋发展,一起向未来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

金牛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综合实力进入全市乡镇第一方阵,重振“金金牛、小汉口”雄风。

为实现上述目标,吴飞说,金牛党委政府正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引导产业融合,做好产业链延伸。

在完善产业链方面,金牛将利用3万亩稻虾基地补强产业链,引进并建成龙虾加工企业;以6万多亩高标准农田依托,引进超丰米业进行大米深加工延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各类特色果蔬庄园为基础,完善特色水果深加工;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培育做大天养生物艾草加工企业。

在传统服装制造业方面,全镇整合47家服装小作坊,组建服装产业联盟,打造“金牛服装贸易园”,联合汉正街、株洲金牛商会,打通服装设计加工、销售、服务上下游的通道,形成具有金牛特色的品牌服装产业。

在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方面,以铭浩山庄、金华山庄等为带动,把生态农业发展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春有花、夏有林、秋有果、冬有绿”的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山庄,建成集食、住、游、娱为一体的经典农家乐。

同时,把镇域环境整治与大梁子生态保护相结合,将金牛镇打造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示范小城镇;充分挖掘鄂王历史文化,塑造“鄂王”品牌,将鄂王文化融入到生态旅游发展中,形成全域旅游的新格局。

目前,金牛镇串珠成线的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等基础工作基本完成。2021年,依托鄂王城及各农业庄园举办特色节会活动16场次,实现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

“我们还将大力发展‘农业 电商’模式,积极打造‘金牛电商云创中心’。”吴飞说,通过充分依托“互联网 ”,打通物流下乡“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鄂东南地区最大的电商云创中心。

蓝图绘就,如何变成现实?

“好资源,更需要好的领路人。”吴飞反复提醒,没有党建的引领,乡村振兴就不会提振有力。唯有把金牛的成功人士吸引到党组织身边,才能不断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产业发展,重振“金金牛、小汉口”雄风,为大冶奋进全国50强贡献金牛力量。

大冶古镇排名(湖北这个古镇手握)(6)

绿水青山,硕果累累。金牛镇 供图

策划:张居勤、周咏新、王焱尧

执行:程良友、卫学平

采写:吕鉴蕾、阮琼、左乙辰、余锦杰

视频:金康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