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积跬、积土、积水——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

前几天三语聊了关于我的三语近五千篇,前天晚上几个教授朋友说,真能坚持,光知道出版几十部专著,还是不断的写。我觉得做什么离不开坚持和点滴积累与不懈的努力。《荀子·儒效篇》讲:“积跬步至千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意思是说把土堆积起来可以成山,把水积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古至今,有很多有成绩的人都是如此,东汉王允著我国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论衡》85篇反复修改,用了30年;再如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科圣张衡的《二京赋》只有5、6千字,从搜集到定稿,用了10年;还有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屋内庭中到处置放纸笔,想到一句,随时记下,反复推敲,如是10年,写成令“洛阳纸贵”的《三都赋》;以及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历时27年,修改3次,每次都几乎推翻原稿,从新再来。从这些概念化的数字看来,包含着耕耘的艰辛和积累的苦乐,其中所付出的心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通过几位古人例子,知道了古人留给的不只是这些赫赫成果,更有积累和毅力、沉潜和耐心。因此我觉得还是要多向古人学习,要有孟子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积淀,这样才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范云峰辛丑五月廿一北京早安!

水滴石穿是名言名句(一笑三语积跬积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