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活泼可爱,胆子大,对世界充满好奇,有探索精神,但是安全意识薄弱在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外伤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副主任杨继学,为您带来中小学生常见外伤急救指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简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简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简单

2022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活泼可爱,胆子大,对世界充满好奇,有探索精神,但是安全意识薄弱。在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外伤。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副主任杨继学,为您带来中小学生常见外伤急救指南。

擦伤

擦伤是皮肤与硬物摩擦、碰撞而造成的最外层皮肤损伤,不会出很多血,但疼痛感强。

一旦发生擦伤,创口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擦伤为小创口时,用清水、生理盐水等清洗伤口,碘伏消毒后外用抗菌药膏等,并盖上消毒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厌氧细菌滋生。擦伤严重时,如果出血量大,组织水肿破坏严重,应在止血包扎后立即就医。

扭伤

扭伤是因外力导致韧带拉伸、撕裂,使受损部位疼痛、肿胀、功能受限。中小学生的扭伤常发生在踝、膝、腕、肘、肩等部位。

建议运动前进行合理的热身运动、不要过度运动。当发生扭伤时,不要随意挪动受伤部位,应先判断是否骨折。如未发生骨折,可立即冰敷伤处,以减少皮下出血。如没有冰块,也可以用冷、湿毛巾冷敷伤处,并将扭伤部位抬高。

割伤

割伤是伤及皮肤的真皮和真皮下的肌肉、脂肪等的损伤。割伤损及真皮下时,可见深红色的肌肉和黄色的脂肪。较长的割伤,皮肤会裂开。

当发生轻度割伤时,如有出血,可先用消毒纱布按压止血,待止血后,用清水清洗伤口,擦碘伏消毒,覆盖消毒纱布并包扎;如果伤口很深,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烫伤

烫伤在中小学生中也比较常见,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急救处理。

当发生烫伤时,应迅速脱离热源,轻度烫伤创面的急救,可以按照“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处理。冲,即将烫伤创面用冷水淋洗,直到疼痛缓解为止。脱,即尽快脱去创面处的衣物或饰品。泡,即将烫伤创面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直到创面不再剧烈疼痛为止。盖,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盖住烫伤创面,如果皮肤有水泡,不要随意刺破。送,即将儿童送至医院继续治疗。

来源: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