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哪里有广场,哪里就有广场舞。在乌鲁木齐,广场舞不仅是“Chinese Dama”的主场,许多年轻人、小孩和大叔也加入了舞蹈的队伍。欢快的舞曲一响起,上百位市民翩翩起舞,许多路人也难挡广场舞的魅力,站在后排一起舞动。

你和广场舞有哪些故事?你身边有广场舞的舞神吗?《我和广场舞的故事》正式开栏,一起说说广场舞的精彩瞬间。市民有关于广场舞的爆料,可拨打0991-8801111联系我们,或者下载“新疆晨报”APP,在“报料”栏目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新疆晨报讯(文/图/视频 记者 李雯)每当傍晚时分,乌鲁木齐南湖人民广场都是一片欢腾的海洋,十余支舞蹈队翩翩起舞,一场“舞林盛会”拉开帷幕。

广场舞完整版热门(乌鲁木齐的广场舞跳出新花样)(1)

广场舞完整版热门(乌鲁木齐的广场舞跳出新花样)(2)

广场舞完整版热门(乌鲁木齐的广场舞跳出新花样)(3)

哪种广场舞最有特色?8月24日20时许,新疆晨报记者看到广场上的人群按照舞蹈的种类组成队伍:东侧是交谊舞,北侧是现代舞,中间是藏族锅庄舞,南侧是麦西来普。相比于常见的广场舞,这四种舞蹈各具特色,成为广场舞的中的“四宗最”。

欢乐:麦西来普的freestyle

麦西来普舞蹈队是广场上最热闹的一角,上百名小孩、青年、老人热情地张开手臂,面带笑容翻着手腕,伴着音乐的节奏抖动肩膀和脖子。

市民季荣桃已年过七旬,虽然动作略显僵硬,舞姿算不上优美,脚步总是慢半拍,但他热情自信,挥动着手臂时不时邀请围观群众一起进入舞池,演绎出麦西来普的freestyle。

“大家都是业余的,跳舞就是跟着感觉走,没有统一动作,自由发挥,这样观众也敢参与。”季荣桃说,他在新疆生活了40多年,第一次看到麦西来普就被吸引了,但自己舞蹈天分不高,退休后报班学了两个月,才会跳一些基本动作。

48岁的段先生,是麦西来普的忠实粉丝,他介绍,大家跳舞的水平层次不齐,靠中间的是高手,边上的是初学者或者舞技一般的人。

“麦西来普的节奏感很强,当音乐响起,我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心情也特别愉悦。”段先生认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族舞蹈,而麦西来普就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优雅:高大上的交谊舞

很多人印象都是大妈们扭着秧歌自娱自乐,但实际上,大妈们远比你想象的更优雅、更时髦。不同于快节奏的舞蹈,交谊舞的曲调悠扬,舞步轻缓,男士绅士地举起手臂,女士优美地旋转,配合十分默契。

62岁的市民李会忠是舞蹈队的音响播放员,“这是我自己揽的义务工作,目的是把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一年四季,我几乎每天都提着音响来广场,夏天最多时有300人,冬天有40多人,为了给大家放音乐,这几年晚上的聚会我都不参加。”

由于舞蹈队平均年龄是50岁,李会忠特意选择了节奏较慢的舞曲:“慢三、慢四、中三、中四,太快了容易发生碰撞,我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在李会忠眼里,交谊舞有其独特的魅力:“首先,交谊舞比较高大上,是一种殿堂级舞蹈,散发着高贵、柔美、典雅的气息;其次,它对两个舞者的默契度要求很高,心情、步调、神态都要保持一致,不合拍的人没办法跳。”

49岁的刘慧丽告诉新疆晨报记者,交谊舞能够提升女性的气质,让姿态变得更优雅,“还能锻炼腿脚,让疲劳而紧张的精神更加放松,我每天都来跳一个小时。”

年轻:辣妈最爱现代舞

《青春修炼手册》的前奏一响起,一群孩子奔向广场北侧的空地,在领舞张敏的旁边站好队。“准备,三二一!动起来!”在领舞张敏的带动下,上百名辣妈和小孩跳起了时尚的现代舞,洋溢着青春、阳光的气息,场面相当火热。

张敏今年34岁,她生完孩子后身材走样,在健身班里渐渐喜欢上动感十足的现代舞。“一年时间减了10公斤,我对现代舞的态度从减肥塑形到修身养性。2015年开始,我想带动更多的人喜欢上现代舞,就拿着音响来了广场。”

新疆晨报记者看到,舞蹈队里年轻的面孔占很大比例,还有部分儿童、大妈一道翩翩舞动。“我们是广场上最年轻的舞蹈队,大部分都是生完孩子不久的辣妈,想通过跳舞减肥。”张敏介绍。

一曲现代舞跳完,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张敏播放了一首舒缓的音乐:“先练会瑜伽喘口气,下一曲再接着跳快歌。”张敏说,舞蹈队除了现代舞,还有街舞、瑜伽和健身操,都是自学后再给学员们教。

舞蹈种类这么丰富,收钱吗?张敏笑着比了个“1”的手势:“每人每天只收1快钱,我家住大西门,够我打车钱就行。但我不会问大家要钱,全凭自觉,每天能收将近30块钱吧!”

“以前觉得跳广场舞都是老年人的事,没想到舞蹈类型这么丰富,还有流行的现代舞。”36岁的王女士去年就参加了王敏的舞蹈队,她认为,现代舞有朝气、有力量、有活力,自己越跳越年轻。

豪迈:来自藏族的锅庄舞

精美的服饰,优美的曲调,上百位市民排成半圆拉手成圈,一会儿男女对唱,一会儿跨腿踏步,甩晃手臂变换舞姿,节奏由慢到快,舞步时而豪迈奔放,时而端庄柔美,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

看了半天,大家不禁好奇:“这是什么舞蹈?”舞蹈队发起人宁雷剑介绍,这是藏族民间传统的锅庄舞,时逢节日、庆典、婚嫁之际,当地的居民人们跳锅庄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宁雷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校园里藏族同学的锅庄舞深深吸引了他。“锅庄舞奔放、阳刚、潇洒,柔美、秀丽、端庄,我回到家乡乌鲁木齐工作后,非常怀念跳舞的感觉,就通过网络发起了锅庄舞活动。”他说,每周三、周六,广场上都聚集了很多藏族朋友和去过西藏的市民。

29岁的甘琳来自藏区,广场上的锅庄舞让她找回家的感觉:“五年前,我和丈夫来到乌鲁木齐工作,心里特别想家人,也想家乡的舞蹈。知道广场上每周有两次集体舞,我每次都到场,认识了很多老乡。”

锅庄舞的门槛很低,很多舞蹈零基础的市民也能跟上舞步。市民刘梦娜曾经去过西藏,参加过大型锅庄舞的表演,她认为:“锅庄舞简单易学,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都能参与。锅庄舞的运动量是一种有氧代谢的消耗,能够锻炼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