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说得是南宋的故事,当然故事是杜撰的,“莫须有”的。电影里避开了南宋这个敏感话题,只提大宋。可不是吗?北宋国破家亡,皇帝一大家都被金人掳去了。南宋建立,偏安一隅,惶惶不可终日。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把大宋分为北宋和南宋。南宋的帝王们肯定不接受这个划分,坚决说自己是“大宋”。

《满江红》电影里涉及到了三个重要人物。分别是秦桧(宰相)、岳飞(将军)和赵构(皇帝)。

第一个是秦桧。他出场了,直接演绎着故事,规划着情节,安排着场景,顺应着变化。

第二个是岳飞。他没有出场,因为他已经“风波亭”了,但他的诗词成了故事的一个重心和谜底。

第三个是赵构。赵构也没有出场,但他是大宋的领导,直接关系到秦桧和岳飞的最终命运。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召回岳飞(南宋偏安一隅居然挺过150年)(1)

岳飞

三个人中,精忠报国的岳飞最惨,39岁就遭到赵构的抛弃,秦桧的陷害,死于风波亭。千古罪人秦桧干尽坏事,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可也活到了65岁。胆小如鼠的开国皇帝赵构80岁才寿终正寝,直到南宋建立六十年之后,他才驾崩西去。

这三人对南宋的建立和稳固以及今后的发展和走向,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影响和作用。

赵构自不必说,他建立南宋,虽然开始被金人军队追着打,魂飞魄散,一路逃窜,成了惊弓之鸟;后来定都临安(杭州),曾经下决心抗击了金人一会儿,这才有了岳家军和韩世忠等将领的抗金成果。但他藏有私心,生怕北宋老皇帝和皇帝被岳飞救回来,他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新皇帝怎么办?往哪里放?所以他对岳飞《满江红》里“迎二帝”的提法耿耿于怀,必置岳飞死地而后快。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召回岳飞(南宋偏安一隅居然挺过150年)(2)

赵构

岳飞民族英雄,一心只想收复大宋江山。他不计名利,不顾生死,一心杀敌,打仗上一把好手,权谋上一窍不通。他敢于仗义执言,敢于说真话,得罪了包括秦桧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在与金人是“打”还是“和”的问题上,与皇帝意见相左,最终死于赵构之手,非常遗憾和可惜。但岳飞与韩世忠等抗金将士痛击金人,使得金国军队从此不敢过长江,觊觎南宋国土,为南宋苟延残喘150年,立下汗马功劳。

秦桧就是赵构的一条狗,皇帝也喜欢这样的人。他能左右逢源,对皇帝言听计从,帮皇帝出谋划策。在与金人的周旋上,谈谈打打,投机取巧,倒也游刃有余,既帮助金人获得利益,也帮助南宋皇帝保住江山,赵构何乐而不为。在对待岳飞的问题上,连皇帝都架不住问:岳飞真的有罪吗?秦桧回答:莫须有?就三个字,把英雄送上不归路。秦桧的卖国求荣政策,多次与金人谈判,赔款纳贡,也让偏安一隅的南宋苟且安生了一阵子,直到忽必烈来了。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召回岳飞(南宋偏安一隅居然挺过150年)(3)

秦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