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黑龙江新增大豆面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黑龙江新增大豆面积(黑龙江省海伦市)

黑龙江新增大豆面积

【走进县城看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盛夏时节,在黑龙江海伦市前进镇胜利村的地头远眺,一垄垄大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与村民的种植地不同,这是海伦市大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智能大机械整地、110厘米大垄双行播种、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无人机植保……”同行的海伦市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站长刘智颖和记者细数地里的科技含量,“500亩地,我们试种了20个品种,从中选出更优质的大豆品种。”

海伦市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端,大豆种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黑土肥沃,土壤中天然富硒,生产的大豆颗粒饱满,高油高蛋白,素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的美誉。2015年“海伦大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近年来,海伦市充分发挥大豆种植优势,深入实施大豆振兴规划,在大豆种子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开发上集中发力,念好富民强市的大豆经。”海伦市委书记侯绍波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海伦市迎来发展机遇,积极扩种大豆,种植面积达2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大豆产业发展,高产优质的品种选育是关键。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不足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类大豆品种,有的挂着标签用网兜一袋袋分装起来,有的是成捆的大豆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刚从试验田里回来,摘掉遮阳帽,满头大汗。“做了一上午杂交授粉,下午要去外地看试验田。”

扎根海伦30余年,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优质大豆品种,不仅让种植户增产增收,也提升了海伦大豆的品质。“以前豆种多且杂,品质很难保证,影响大豆价格和品牌。”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负责人杨大勇坦言,“近些年,我们依托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高蛋白大豆为主打品种,大力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优质品种,大豆产量大幅度上升,海伦大豆平均亩产350斤,有农户甚至种出每亩480斤的高产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月17日,海伦市又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签约,重点在大豆产业技术研发、科研基地建设、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促进大豆产业提质增效。

不仅种得好,海伦市还吸引和扶持大豆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走进黑龙江中强食品有限公司,透过透明的大玻璃窗,生产加工情况一目了然,一粒粒大豆经过加工、检验和包装等多道工序变成一箱箱豆浆粉,装运发往全国各地。

一楼大厅展示区,摆放着各类口味的豆浆粉和豆浆饮品。“这是刚才生产线上下来的,尝尝,特别香浓。”公司运营经理尤雨将一盒豆浆递给记者,“海伦大豆品质好,产品深受餐饮企业和消费者青睐,我们与农户签订5万亩订单种植,高于市场价收购。目前,固态和液态两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运转,年加工大豆38000吨。”

强优势,补短板,海伦市针对大豆产业“原字号”销售,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支持食品企业开发大豆蛋白产品,提高产品增加值。大力发展腐竹、豆皮、豆干等即食食品,提升生产加工能力。制定适宜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大豆加工企业入驻。

中国大豆看龙江,龙江大豆看海伦。海伦市不仅是优质大豆的生产基地,还是贸易基地。海伦年产大豆超35万吨,但年贸易量达100万吨,占黑龙江大豆贸易量的10%,集散辐射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全市有大豆经营业户近200家,大豆不仅销往全国,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

2018年,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落地海伦,海伦大豆产业已经成为全国大豆贸易的风向标。“现在,海伦正借助省部共建国家级海伦大豆市场建设合作的有利契机,以大豆交易中心为龙头打造全国大豆定价交易中心,体系化解决市场研究、产品研发、策划、传播、销售、投资等一体化关键环节,深耕以大豆为核心的全产业生态链,围绕打造‘中国大豆名城’的发展定位,朝着‘全国大豆流通第一县’的目标努力。”谈及未来发展,侯绍波信心满满。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0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