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智能电视机、智能手机,信息渠道也非常广,孩子一哭闹,父母就习惯性打开电视或手机播放动画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这时孩子都会迅速安静下来,秒变“小乖乖”。

事实上,孩子看点动画片也有好处,其中很多都有教育意义。但问题在于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影响视力,孩子的辨别能力太弱,又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容易出现模仿性行为。

很多动画片的设置都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对孩子来说未必好,尤其不良画面,家长一定要注意。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1)


27年前红遍中国的《小龙人》,为何被禁播了?

27年前有部大火的儿童电视剧叫《小龙人》,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这部电视剧在那个年代算是超前的,融合了魔幻和穿越的故事,很多90后当时都被深深迷住了。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2)

剧情主要以小龙人寻找妈妈为引线,讲述了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排除万难,最终找到妈妈,团圆大结局的故事。

小龙人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也结交了诸多好朋友,颇具教育意义,这些小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值得赞扬。

总体而言,《小龙人》这部电视剧的内容十分励志,鼓励小朋友们要积极努力向上,遇到困难不放弃。

但后来这部给90后带来无数欢乐的《小龙人》却被禁播了,到底为何呢?原因是很多小朋友都开始模仿小龙人从屋顶往下飞,结果坠楼身亡。

这个原因值得家长们深思,与此同时也揭开了教育漏洞,父母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时一定要格外警惕,以防因孩子刻意模仿导致悲剧。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3)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4)


分析

现在不到两岁的孩子几乎都已经在看动画片了,正赶上大脑的最佳发育时期,孩子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因此看什么内容都要家长进行把关、筛选,最好和孩子一起看。

当下较为流行的可能就是《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等,由于比较贴近生活,隐患还是较小的。

《小猪佩奇》中的经典动作就是踩水坑,看过的孩子只要下雨出门必定会踩水坑,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模仿性行为。

踩水坑只会弄脏孩子的鞋和衣服,并不会威胁到身体和性命安全。但孩子如果刻意模仿那些危险性动作,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事件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5)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6)


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如何引导?

1)提前为爱模仿动画片的孩子把关

家长让孩子看动画片的初衷,除了安抚、使身心放松之外,也希望他在其中学习一些知识。

因此,挑选动画片时,家长就一定要把好关。切忌选择那些情节过于虚假、主人公性格丑陋、扭曲价值观的片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尽量选择设计情节和生活相符、内容童趣的。

孩子看动画片时,家长尽量跟着一起看,如果其中含有一些和实际情况违背的事件,家长要解释并告诉孩子,生活中其实不是这样的。

最好再跟孩子说明生活中具体的做法,如此引导,才能让孩子不盲目模仿。

2)生活环境要把关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不论动画片还是父母亦或身边的人,只要孩子想模仿都会模仿,因此生活中把好关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尤其针对那些喜欢模仿的孩子,他们更容易付诸于行动,家长要时刻注意与之接触的事物。

一旦出现和现实不相符的现象,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思想,耐心引导,提高孩子对外界的认知度。

小龙人哪年拍的(27年前火爆的小龙人)(7)

3)孩子模仿大人时建立安全意识

当孩子开始模仿大人时,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孩子好聪明。

但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安全,毕竟他们无论思维还是身体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如成人,有时孩子刻意模仿的事情并不符合他的年龄特征,可能就会发生意外。

家长要考虑到孩子身心原因,耐心引导并给予孩子鼓励,建立安全意识。

不要担心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家长要做的并非否定虚拟设定,而是教孩子分清何为现实何为虚拟,尤其在涉及安全的方面。

模仿是孩子自我成长的过程,但别忽略了安全性隐患,这些可能就隐藏在动画片或孩子日常接触的人身上。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