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宁季等数千人连年聚众作乱,攻杀县吏,州郡无法平定。大将军邓骘便命虞诩作朝歌县官。当虞诩的故人旧友都替他担忧时,他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这种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立志不求易成,行事不避艰难,这就是为官者的职责。虞诩深知其理,见难而无苟免之心,为国分忧,能够建功立业则在情理之中。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一直是古往今来为官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追求。那些名垂青史的能臣干吏,无一不是用铁肩担起应尽之责。鲁庄公时期,鲁国发生饥荒,卿大夫臧文仲当事不避难,恤民之患,主动请缨,出国购粮以救国难,完成斡旋之重任;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时,夙夜忧叹,平定南蛮,数伐中原,力挽狂澜于既倒,勇扶大厦之将倾,青史留名,千古流芳;明英宗北征瓦剌惨遭失败后,京师岌岌可危,人心惶惶,兵部左侍郎于谦力排众议,主张抗战,全权负责筹划防御,用铮铮铁骨扭转败局。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为官者既登辅台、幸列头角,就应该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知其难而为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官避事平生耻。历史上亦有不少为官者避嫌疑而不言,畏烦重而不举,偏居一隅以求安身,无心干事,无力作为,在官场苟且生活,“遇事缩如鳖,遇食颈如鹤”。

西晋著名清谈家王衍,位高权重却不思为国,在司马越去世后被众人推举为元帅,只因战争频繁,恐沦为败军之首而坚决推脱;武则天当政时期,“模棱宰相”苏味道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但官居相位9年却毫无建树,只是一味阿谀奉承,取容于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巡抚叶名琛面对英军侵略,不动声色,主张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甚至寻求迷信退敌,致使广州失陷。

一个个公堂木偶,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于世于民有何益?无功而受禄、静坐享清福,岂不误事殃民、罪加一等?当官遇事不担当,不如回家挑箩筐。

相传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任雍丘县令时,就对邻县县令推诿蝗灾之事写过一首打油诗:“蝗虫原是飞空物,天谴来为百姓灾。本县若还驱得去,贵司却请打回来。”如此推责之人,除了取讥于后世,还能留有什么呢?

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官,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官,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官。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位叫李雪莲的农村妇女离婚后执拗上访的故事。这部作品里没有任何一个坏人,各级官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刁难李雪莲,但为什么这事越办越糟?就是因为官员不敢担当,不愿啃这小小的“硬骨头”。

有位当有为。对照现实,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当“和事佬”,满足于“守摊子”,安心于做“太平官”,遇事打太极、踢皮球,该闯的不闯,该试的不试,该担的不担,结果导致单位发展错失良机,追悔莫及。这正如,“一家之人各弃其责,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弃其责,则国必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志不求易是世间人之为人的条件,事不避难更应是为官义不容辞的天职。当前,在践行强军目标的道路上,没有谁是局外人,也没有谁是旁观者,每名军人都是奠基“强军梦”的“小石子”。国安岂忘战?即使面临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难风险,也决不退缩,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想方设法扫除一切拦路虎。唯有如此,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终实现部队的成功转型、力量重塑。

不困于心不困于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