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华为花40亿人民币,引进国外先进的IBM企业管理系统,很多员工都反对这件事。

他们说:土鳖再怎么整,也不可能变成海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听后,非常生气,他说:“不愿学习的人就去种地,让合适的人来做,学不好的人,滚回去做工程师,不胜任的就下岗,有抵触的就撤职。”

从部队出来的任正非,保持着军人本色,这造就了华为的高层干部有决断力,中层人员有理解力,基层员工有执行力。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1)

纪律是企业的基础, “人才是决定一切因素的关键。”任何企业的所有工作,都要仰仗合适的人来完成。

吉姆·柯林斯说:人才比其他指标都重要,并提出“一家真正卓越的企业,至少要让90%的关键位置上坐着合适的人。”

他的著作《卓越基因》,凝聚了柯林斯数十年来的心血,他花了30年的时间,研究企业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2)

柯林斯说:

“当你拥有训练有素的人,就不需要科层结构;

当你拥有训练有素的思想,就不存在有官僚主义;

当你拥有训练有素的行为,就不操心过度管控。

当你把严明的纪律与创业伦理融为一体时,你就创造了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驱动着你创造一流的业绩。”

01 以人为本,先人后事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以奋斗者为本”,任正非说:“人是最值钱的,只有认识到人的价值,才是最有价值的公司。”

将员工区分为奋斗者和劳动者,华为将晋升、薪酬、奖金、配股、成长机会等利益分配向奋斗者大幅倾斜,让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同时,通过绩效和劳动态度的评价,实行差别考核,将不愿意奋斗的员工逐步淘汰。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3)

卓越的领导人,一定是“先人后事”,先让合适的人上车,让不合适的人下车,并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关键位置。

Giro总裁比尔·汉内曼说:“公司尽最大可能地为员工提供保障,但不会容忍好吃懒做的人留在公司。”

任正非也明确要求,“希望员工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一个新招来的员工,针对公司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任正非看后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企业需要实干家,而不是空想家,说得漂亮不如做得出彩。

1997年,一位博士入职华为后,经过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市场调研,给老总任正非写下《千里奔华为》的信,指出了华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4)

任正非读完后,称其为“一个会思考并热爱华为的人”,当即决定提升他为部门副经理。还把这封信发表在了公司内刊上,组织各部门骨干学习和讨论。

华为不论资排辈,而是在实战中选拔人才,只要你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三年就可以从士兵成长为将军。

任正非说:“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人才与人才的竞争。”拥有合适的人,企业才有放手一搏的资本。

02价值观决定行为准则

周国平说: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走向,有了正确、清晰、坚定的价值观,不论世事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你心里是踏实的。

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不仅引导他做什么,更决定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说:“真正的企业家,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5)

这就是他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口号,它是一种真正成为了体制的灵魂。曹德旺是那样说的,更是那样做的。

很多年前,福耀玻璃在美国做得有声有色,被美国商务部发现后,“红眼病犯了”,于是,他们起诉福耀玻璃低价倾销,要求增加9.79%的倾销税。

其他人遇到这种事,会觉得“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多数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但曹德旺说:“当你没掉东西的时候,你就不怕别人捡。”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6)

他和美国、加拿大打反倾销官司,美方派人到福耀工厂收集证据,结果翻来覆去都找不到任何漏洞,曹德旺为此损失了1亿美金,他最后赢得了官司。

有记者问曹德旺: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打这样一场官司?

曹德旺说:反倾销带着政治色彩,我要为自己的企业负责,为国家负责。如果我不应诉,被他们判下去,反倾销成立,他们就会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我绝不能危害国家的利益。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7)

“如果没有我们国家推动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企业家,更没有我的事业。”

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柯林斯说:衡量人生的标准不是挣多少钱,而是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价值观永远先行,其他紧随其后。

03胆大包天的目标成就卓越人生

核心价值观不是金钱,而是指导生活的硬道理,它是人生的指南针,加上胆大包天的目标,就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8)

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才能发展的越快,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曹德旺说:企业家精神是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它跟金钱没有关系,做企业家必须有担当,敢于挑战未来、挑战世界。

曹德旺9岁上学,14岁辍学,被人说没文化,但他坚持“只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玻璃”为目标,他把福耀玻璃做成了全球顶级汽车制造供应商,连“美国也不得不买我的玻璃”。

他还建立了公办的“福耀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理工类的技术人才,只为关键时刻不被某些国家卡脖子。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9)

曹德旺是一个卓越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奋斗?他甘愿做出艰难决断,甘心忍受痛苦,以换取事业的发展,这让他的生命充满意义。

优秀可以追求,但卓越不可以,卓越是挑战极限,是一段极为艰难的旅程,是在追求使命的过程中自然实现的。这和任正非坚持自主研发一样。

很多年前,以老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合伙禁止向我国出售一切高尖端技术和设备,企图限制我国科技的发展。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坚持以技术研发为导向,坚持走自主化道路,通过长时间、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终于扬眉吐气地成为该领域的先驱。

他带领华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有人说任正非是中国的骄傲,任正非说:那是因为生在一个好国家,真正的爱国,是强大自己。

领导力是一门艺术,它让人渴望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有意义的工作是最了不起的。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10)

曹德旺和任正非都是卓越的领导者,巨大的成功并没有让他们止步不前,每登上一座高山,他们都在为自己寻找下一座高山。

04写在最后

柯林斯说: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那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他详细讲解了五级经理人体系,从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到管理技能,领导技能,最后达到第五级卓越,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永不放弃地努力。

柯林斯在《卓越基因》里不仅告诉我们用人决策,还分析了为什么运气总是偏爱坚持的人,从价值观到愿景、战略到目标,创新到战术卓越,最后实现基业长青

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才会有远方,对工作有热情,对明天充满憧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那时你就不会觉得累,甚至不愿意停止下来。

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负责,除了你自己,终其一生,卓越是一种选择。

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憾:一个人终其一生(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