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人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预见”由其他驾驶人、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下面向大家介绍防御性驾驶的几个要点。

防御性驾驶五大要点(八种防御性驾驶技巧)(1)

一、保持足够视距

●驾车时,通常都只会注意眼前路况,尤其是在市区驾驶,都只集中在车头前方3-5个车身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等到车已进入转弯点、变换车道位置时,驾驶人才开始转方向盘,会让后方车措手不及。

因此,保持较远的前视距离,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对行车判断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平顺操控车辆,避免无谓的加减速。

二、观察周围环境

无论驾驶人在何时何处驾车,都应清楚了解车周边360度空间的状况,以及车在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位置。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情况。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改变车辆的位置以增大视野。

防御性驾驶五大要点(八种防御性驾驶技巧)(2)

三、视线持续移动

保持视线持续移动不仅能够获取周围交通环境的信息,还能够激发全部的视觉潜力,有利于驾驶人保持警觉、思维保持活跃。不仅是眼珠左右扫描,必要时还要转头观察。

人类两眼的视野角度在静止直视前方时,大约有180°(移动眼球时可达210°)的广角,到了时速60公里时,我们的视野角度只有70°,时速100公里时,只剩下40°的视野角度。要获得较宽视野,就要调整好“左右后视镜以及中央后视镜”的角度,辅助我们接收左右后方来车讯息。

四、保持缓冲空间

保持缓冲空间对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求驾驶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中,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行车状况。行车中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交通流和交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

●跟车时精力要高度集中,使自己所驾车辆在前车任何情况下停车时,也能及时停下来,即使前车制动灯不亮或突然横滑、甩尾时,也能从容应付。

●在所驾车辆制动效果不佳或货车载人,或运送大件物品时,应适当加大跟车距离,以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在遇转弯或前车超车时,要注意观察、判断,以防突发情况到来时措手不及。

●操作技术不熟练或反应较慢的驾驶人应逐步摸索出合适的跟车距离,以留出足够的反应距离或制动迟滞距离。

五、有效使用信号

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人应给出信号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本车的存在和意图。可通过声、光、手势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六、合理控制车速

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态视力也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驾驶人应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行车速度。

防御性驾驶五大要点(八种防御性驾驶技巧)(3)

七、平和礼让行车

不良情绪会使思维变得非常迟钝、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迅速下降,脚手动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变差。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路躁”情绪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对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驾驶带来不良后果。

八、一心不可二用

专注驾驶避免分心,如景物分心(风景、美女、车祸);车内分心(小孩、音乐、手机忽然响起);身体分心(肩背痛、饥饿、尿急);精神分心(斗气、想家、琢磨某事),分心的事情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对路况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效率,缺少有效观察。

转自云南法制报交通安全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