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乾隆御笔“紫气东来”匾重新挂回沈阳故宫风凰楼正门,恢复了历史原貌,使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沈阳故宫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据介绍,“紫气东来”匾,是悬挂于沈阳故宫最高建筑——凤凰楼正门的金漆九龙斗匾,由清高宗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见证了清代盛京皇宫、盛京城乃至清王朝的兴衰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此匾由清宫内务府制造,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京师送至盛京,一直悬挂于凤凰楼下,成为盛京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后因清理、保护收藏于沈阳故宫“匾额馆”展厅。

乾隆六宫匾额(乾隆御笔紫气东来)(1)

“紫气东来”匾木雕髹漆、镶铜字制成,匾外框浮雕云龙图案,九龙之首采用圆雕工艺,生动灵活;匾面刷洋蓝,其上镶铜板制成的大字:“紫气东来”,文字中央上部镶朱文篆书“乾隆御笔之宝”印玺。

据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将“紫气东来”匾复挂回凤凰楼,是按文物原状布置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乾隆皇帝御笔“紫气东来”九龙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表达的是沈阳乃龙兴福地,沈阳故宫为一朝发祥之皇宫,是福瑞吉祥地方的意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