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淄博沂源辛集小学教师范艳丽的寒假日记:

2022年1月10日 天气晴

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把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家访成为教育路上最好的纽带。 ——题记

迎春花迫不及待地努力绽放自我,春风温柔地对待世界的一切。迎着芬芳,乘着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欣然去家访。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更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纽带。

还没到门口,就看到小恒和爸爸妈妈已经在门口等待我的到来。“老师您来了!快进屋。”“老师,小恒的语文学习越来越棒啦!”“老师,小恒的字越来越好看啦!谢谢老师的教导。”“老师,小恒学习越来越主动啦!”“老师您看小恒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欣慰的不止是家长,我也为孩子感到骄傲,更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了解了孩子在家的休息、安全、心理健康等事宜,我询问了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孩子拿出寒假作业,我看到上面工工整整的字迹。记得有一次我夸他书写越来越美观大方了,他告诉我:“老师,您对我们说过,提笔即是练字时。”

接着他高兴地拿出几本课外读物,我还在诧异这不是我布置的作业呀?他已经翻开三国演义其中的一页,上面是圈圈画画以及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笔做的记号和批注……是的,我曾告诉他: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高兴地说:“小恒,你的坚持让老师真心高兴,继续努力,你的未来不是梦!”

回忆回到去年九月,我接手六年级后,也成为了小恒的包教老师,他高大的形象、憨厚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羞赧的心,平时也不善言辞,语文学习也不理想,上课时哪怕最简单的问题,他那躲藏的眼神都告诉我:老师我不敢,我怕!于是我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找到他,单独和他聊聊天。我告诉他,别担心,答错了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他抿了抿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乡村教师文案100字(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1)

果然,第二天他慢腾腾地举起了手。那是个并不简单的问题。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他回答得非常好。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往后的日子,他越来越勇敢,见解也越来越独到。我不光课堂上鼓励他,课下我也会找他聊天,谈心,聊爱好,说说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等。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恒上课总是犯困,提不起精神。焦急的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家访,原来小恒家里种大棚,正是黄瓜收获的季节,爸爸妈妈忙不过来,小恒心疼父母,于是向爸爸妈妈保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摘黄瓜……真是个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我情不自禁留下眼泪。

通过沟通,我和孩子的父母商量一下,觉得孩子可以在周末时间帮助爸爸妈妈,或者不影响他睡眠的情况下也可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小恒不懈的努力,他荣获了“班级朗诵之星““古诗词大赛一等奖““讲故事比赛一等奖“,家访的时候,看到贴在墙上的这些奖状,做为包教教师的我,心中也不由地自豪起来。这些荣誉,不仅仅是鼓励,更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坚持就是胜利。教育是一份责任,更需要源于热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继续坚持本心,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