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现时全国通用教材)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四篇课文为:“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和《卖油翁》。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仔细琢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怎样抓细节,怎样描写刻画细节,感受细节描写对文章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练习如何通过抓细节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刻画社会底层的人物——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与怀念。

《老王》一文,作者回忆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通过描写、刻画老王艰难的生活情境,用几件小事,突出了老王淳朴善良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怀,含蓄的提出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作者组织材料的方式、朴实的语言风格、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细细揣摩体会的。

《台阶》通过叙述父亲为造新屋、砌台阶而苦干一生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的艰苦情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怜惜和崇敬之情。课文语言朴实、线索明晰、立意深远,学习的重点在于体会作者记叙、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感悟本文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如作者为什么在三级青石板上用了这么多笔墨?

文言文《卖油翁》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答,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文章语言精练,详略处理得非常好,运用鲜明的对比突出重点、突出形象。这些写作特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2)

细读课文,揣摩感悟和借鉴

下面是对本单元新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的梳理

拼音部分:孤(shuāng) 问(jié) 疮疤(chuāng bā) 粗(zhuō) 霹雳(pī lì) 陆(jī) 惧(dàn) 恶(zēng) 头(pī ) 败(tā) 荒(pì) 杨(jiàng) 辱(wǔ ) 愧(zuò) 镶嵌(xiāng qiàn) 取(dì) 着(zuàn) 笨(zhì) 骷髅(kū lóu) 嘎叽(gā jī) 筹划(chóu huà) 尴尬(gān gà) 水(xián)午(shǎng) 唿嗒(hū dā) 性(nián) 烟(yǐn) (hài) (lǔ) (yì)(yǔ) (āo) (dàng) (qì) (kāi) (qiào) (yǎo) (jīn)(nì) (shǐ) (hàn) 忿(fèn) (zhuó) (qiǎn) (lì) 庄稼(chá)

词语释义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切切察察(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指在情节上或按情理,有可原谅的地方)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文言文部分——古今异义字:1,今为连词,表转折。古为只是的意思(微颔之) 2,今指安全、平安。古义为怎么(尔敢轻吾射) 3,今指尝试品尝的意思,古为曾经(射于家圃)

多义字,1同“你”安敢轻吾射);2同“耳”,罢了的意思(唯手熟)。 ,1用的意思钱覆其口);2凭借的意思我酌油知之)。 ,1作动词,射箭(尝于家圃) ;2作名词,指射技(尔安敢轻吾)。 ,1表示修饰(睨之久不去);2表示连接(有卖油翁释担立); 3表示转折(自钱孔入,钱不湿)

字词活用名词作动词,颔,点头(但微之)。 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技术(汝亦知乎)。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尔安敢吾射)

通假字:但手熟尔,尔通“耳”,罢了的意思; 徐以酌油沥之,杓通勺,舀汤的一种器具。

特殊句式判断句,无他,但手熟尔。(没有标志的判断句)。 省略句,尝射于家圃(省略主语,应为尝射于家圃);自钱孔入(也是省略主语,应为自钱孔入)。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状语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

文学常识散文——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是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一种记叙类文学体裁。本单元除《台阶》体裁为小说,其它三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和《卖油翁》均为散文。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3)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