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暴力美学的最大误解是认为只有血浆四溅才算暴力美学

电影《杀死比尔1》是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有关暴力美学的作品,透过这部电影让我发掘到暴力美学的价值所在。有人评价说:“昆汀•塔伦蒂诺本人就是对暴力美学最好的名词解释。”

关于暴力美学,我们熟知的有拍摄《英雄本色》等多部电影的导演吴宇森;也有被认为是黑泽明的接班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北野武,他和吴宇森、昆汀·塔伦蒂诺并称为暴力美学大师。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1)

暴力美学是一种电影风格,它体现在电影的许多方面,可以是对画面的处理,亦或者是后期的剪辑技巧,还可以是剧情的某种发展方向。

“ 电影中的枪并不是用来杀人,而是一种讲述人生的方式。”

比如古龙小说当中的这种暴力美学,它描述的不是血浆四溅,而是精准简洁。我们会逐渐发现,如今的枪战、武打电影,风格已经变了。花哨的动作和效果变少了,观众更喜欢冷酷杀手迅速拔枪,一发命中,一招制敌。正所谓 “人狠话不多 ”。

这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 废话不要那么多,干就完事,just do it !”

从做事的层面上是在讲究办事的效率,不拖沓是一种办事态度;而从解决问题上说这是在短期内实现最大的效益化,能解决问题远比制造问题的人好太多。

2.暴力美学不止出现在电影当中,它还跨界到其他艺术上

暴力美学不仅在电影中呈现,它也也作跨界,比如画家卡拉瓦乔崇尚暴力美学,他善于抓住人性中丑陋甚至粗鄙的一面,并以此来表现他想要彰显的主题。

卡拉瓦乔将其画作变为剧场,他的作品里比如《被斩首的约翰》里描绘了将圣人约翰的头血淋淋地呈献给莎乐美的场景。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2)

再者还有恩斯特的作品中也包含有病态美学和暴力美学的特点,他的很多拼贴画作品,以及和其他艺术家共同创作的集体拼贴画作品,旨在创作“优美的尸体”,与传统的审美甚至道德体系相去甚远,非常符合超现实主义的追求。

在我们看来,暴力美学表面上弱化或者摒弃了社会评判或道德劝诫,但实际上没有。暴力美学的电影其实是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换句话说,它意味着电影不是在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电影也不是要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电影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

最终做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的是我们观众本身,这说明这样的暴力美学是有在给予观众类似留白这样的东西。

暴力美可以满足观看者感官,但同样也要给人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没有毫无缘由的暴力,这是一门充满责任感的艺术。

在艺术上,不论是拍摄电影呈现的暴力美学去表达和实现自己心中的正义或者理想;还是画家们在绘画艺术上通过暴力美学传达对于现实主义的追求。

对此,我们不禁会想进一步去了解暴力美学的本质是什么。

3.透过人性的角度了解暴力美学中人最本性的一面

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是将暴力美学的场面仪式化。我们所看到的枪支战、武打片的相关电影,都是在将这些当作、情节、场景进行一个形式美感,从而弱化了影片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在暴力美学电影中,我们会认为“好人”是应该对“坏人”使用暴力的,因为结合情节的发展,这些激起了我们本性中的血性存在。我们笑谈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情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的姿态和行事作风。

而对于坏人、反派的又或者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极度反感,所以在观影中,不仅我们的思维会随着精彩的场面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忘记了影片中的暴力,甚至我们会认为这种暴力是对坏人的最好惩罚,是让我们出了一口气。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3)

在人性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攻击性的爆发。但是我们要注意区分暴力和野蛮二者的区别。

《水浒传》里面李逵的行为里面,有比暴力更有内涵的东西,那就是野蛮。暴力可能是一种动作,是一种行为,甚至是一种心理状态;但是野蛮呢,则是一种观念,一种没有文明意识的、原始的、趋利避害的、自然抉择的观念。

可以看到,暴力美学呈现的是每个有武侠情怀人内心的血性。它虽然具备攻击性,但它更是我们当下所需要具备的敢做敢为。

我们讨厌娇娇捏捏的人,我们对直爽豪放的人有着特殊的欣赏,因为那是人本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我们认为那些敢做敢为的人,我们敬他们是条汉子,是真英雄,不然我们不会到现在依旧铭记心昭天日的抗金将领英雄岳飞;丹心贾日月,正气浩长存的文天祥等人。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4)

现实生活中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会受到很多人的赞扬,这是因为人家做了我们所说的“好事”,但追其根源是我们内心对敢于出手相助人的一种敬仰。当我们在路上遭遇抢劫的时候,有个人挺身而出帮助我们教训了那个劫匪,揍了对方一顿,我们不但不会觉得这是不对的,反而会认为坏人就应该得到惩罚。

好人虽然采用了暴力制服了对方一顿,但当他们的出发点是惩恶扬善的时候,一切变得合理。尽管可能要被派出所叫去教育一下,但任何一个善恶分明的人都打心底里认可这种行为。

我们不谈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我们知道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渴望是得到他人的关注和重视。再稍微扩大范围,便是和我们相近的这样一个群体,这个社会中的某些人需要得到这种关注和重视,这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的。

也就是说,出于我们人本性中的这个心理,在遇到有人出手对我们辅以帮助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人性中的美。暴力这个动作,会被我们视为一种带上美学形式的动作。

而暴力美学正是从我们人本性中诉说了这点。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到暴力美学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具备显示意义的启发。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5)

4.暴力美学中熟练度的要求影响着当下的我们

前面我们说,暴力美学中越来越呈现出极度精简的效果,也就是高度的精确呈现的审美价值。

暴力美学的特点用物理描述就是:目的明确,阻力最小。沿着最小的阻力击中目标,这就是精确,而凡是精确的,就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古龙在描写武打场景都很简短,就因为他懂得这个规则。比如他描写的小李飞刀:

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6)

而这种效果的呈现是需要日复一日通过对熟练度的掌握才能达到的。在电影《杀死比尔》中,白眉教给女主要在距离自己三寸的地方用手打破木板。这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而是女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地去熟悉掌握这项武功,连睡觉的时候都会挥动自己的手掌训练。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高级的厨师,他的刀工一定了得。你让别人切一盘菜出来和高级厨师比较,势必会出现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场面。为什么高级厨师切菜这个过程我们会欣赏惊叹道 “ 哇,好厉害,像是在欣赏一种行为艺术 。”

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动作的熟练度以及形式美感的要求。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7)

又比如我们所看到的篮球运动员,被称为篮球之神的乔丹,他的投篮姿势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在他之后有许许多多的后辈球员们以他的姿势为模仿参照对象,这是因为乔丹的投篮太过于潇洒了,并且兼具柔和的美感。

他的中距离投射能力,他的后仰跳投,都彰显着他投篮潇洒惬意且在投篮过程中非常的轻松写意,球一出手之后命中率很高。

为何乔丹能拥有如此神一般的能力?这离不开他对投篮的熟练度。他一天至少训练1000次投篮,同一个动作反复无常练习,直到娴熟为止,即便到了三十多岁也持续高强度的投篮训练。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8)

这写说明了熟练感的重要性,也是因为熟练,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其实不论我们当下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不断重复去熟悉去产生更多新创意的。我们都听说过 1 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且不说最后是否真的成为大师级别,但是一个人能够长期持续进行这件事情,最后一定有所成。要知道,毅力有时候堪比天赋。

所以,我会建议你以下四点:

01. 确定好要做的事情后,开始每天至少 3 小时的训练。

02. 暂且不论 10000 小时,先持续坚持半年,约 550 个小时。

03. 检验你半年持续训练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稍加形式上的美感。

04. 继续重复前面三步走。

杀死比尔真相(由杀死比尔引申)(9)

小结:

由电影《杀死比尔》了解暴力美学这个概念,从艺术、人性还有我们离不开的现实去深入认识暴力美学。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艺术是源于生活。我们不仅要将生活中的美学融进电影里面,更要从电影艺术中发掘更美好的事物和智慧的启迪来指引我们去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