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大家都知道,可今天竟然也是“立春”日。

在大家忙着过年的时候,2019年的“立春”悄悄地来了。

农历正月初一打春,叫“龙花会”,三十晚上打春,叫“谢交春” 。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一百年当中大约有3次。今年起的这一百年里,分别是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

除夕和立春的习俗有什么不同(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1)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写立春的诗歌有很多,比如:“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今日11时14分,迎来“立春”节气。此时节,虽然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

除夕和立春的习俗有什么不同(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2)

立春的“立”字,是“始建”的意思。立春,春气始而建立也。因此,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之首,四时之始,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

立春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

立春后,东风回暖,大地也开启了解冻模式。泥土中蠢蠢欲动的小草,等待着春风,冬眠的动物也渐渐苏醒。

先“咬春”,再“讨春”

古时,立春的风俗非常多,如鞭春牛、挂春幡、剪春胜……有气象专家表示,冬至的官俗多,端午的民俗多,而官俗、民俗俱多的,是立春。立春几乎是二十四节气中,风俗最丰富的。

立春节气还有一项重要习俗,被趣称为“咬春”。

除夕和立春的习俗有什么不同(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3)

明代申时行有《立春日赐百官春饼》诗:“斋日未成三爵礼,早春先试五辛盘。”“民间亦以春盘相馈”,作为相互祝福的一种迎春礼节,就如同现在中秋节馈赠月饼。“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立春后出游,谓之讨春。”

当然,没有春饼的话,嚼萝卜也是可以哒。

《明宫史·饮食好尚》:“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

到了现代,“咬春”习俗又有点进化,北方人爱吃春饼,那南方人,就包点春卷吃吃啦。

你今晚的年夜饭餐桌,有春卷么?

除夕和立春的习俗有什么不同(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4)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古时确定春天的标识是东风解冻,只要天气趋势性回暖,纵使寒冷,便算春来了。而在现代,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以上,且冬不再复辟,才算气象入春。此时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

现代“立春”节气到来时,全国大多数地方还是冬天,只是深冬被撕开了一道迎接春天的“口子”,天气变得乍暖还寒,昼夜气温起伏起来。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尚未转暖,最好还是多捂一捂,不要过早开始减冬衣。

此时,也不建议大家多进行室外锻炼,尤其是老年人,小心因为寒冷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立春后的养生原则是,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生冷以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最好适当吃一些清火的食物。“春困”会使人体疲乏,不妨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来帮助恢复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