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对于很多自古流传下来的词汇可能明白大概是什么意思,但是你知道其中最早指的是什么吗?甚至于不少人会对古代的成语会误解其最初的意思。

人有三急:

可能在我们现在人理解“人有三急”不外乎就是“屎、尿、屁”。其实,古人说的“三急”是指“心急,手急,性急”。

形容人条件差的四字词语(你知道人有三急)(1)

不孝有三: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除了“无后”,你知道其他两不孝吗?其他俩一个是“愚孝”,一个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形容人条件差的四字词语(你知道人有三急)(2)

五大三粗:

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外表粗犷通常用五大三粗形容,其中“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这个的真实意思更出人意料,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想不开,寻短见。其实“三长两短”是棺木的形制,棺木用六片木材拼制:盖、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片是短木材。由于人死后才入殓上棺盖,所以盖忽略不计,故为三长两短。

形容人条件差的四字词语(你知道人有三急)(3)

打尖:

在各式各样的古装电视剧中,“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可以说是一句经常出现、广为人知的台词,依此而生的那个著名的方便面广告在前几年也是火遍全国。

“打尖”是“打发舌尖”的简称,类似于充饥解馋的意思。

而且“打尖”在其他帝都的方言中还有别的意思。比如广东方言中的“打尖”指的是“不守秩序地插队”。在四川以及西南部分地区,“打尖”一词指的是在正餐之外补充体力能量的小点心或者加餐,与我们现在熟知的“打尖”的意思并不一样。

形容人条件差的四字词语(你知道人有三急)(4)

哈哈!看完有没有觉得有点蒙呢?原来自己可能学了个假成语!

各位看官还有什么通常被人们理解错误的词语呢?无妨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