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众知,在中华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间,丧葬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者为大,一切可以从简,唯独葬礼不可等闲视之,这其中包括遗嘱文化、殡仪习俗、丧仪文化、祭祀文化等等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墓碑文化,这些墓碑上的刻字讲究很多,格式相对固定,兹事体大,千万马虎不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墓碑上考字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墓碑上考字什么意思(说文解字墓碑上的)

墓碑上考字什么意思

众所众知,在中华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间,丧葬文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者为大,一切可以从简,唯独葬礼不可等闲视之,这其中包括遗嘱文化、殡仪习俗、丧仪文化、祭祀文化等等。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墓碑文化,这些墓碑上的刻字讲究很多,格式相对固定,兹事体大,千万马虎不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故”、“先”两字释义

“故”字就是对死亡的委婉表达,这里与殁、终、逝以及圆寂、涅槃、仙游等一个意思,就是含蓄婉转一些,这个字的表达并不是十分重要,现代很多墓碑已经忽略。“先”字,就是对已逝长辈的尊称,也可以理解为“先人”。

金文(古,作古,即老朽而自然死亡) (攴,持械攻击),表示击杀老人。造字本义:动词,人为结束老人垂死而痛苦的生命。这是象形字典网里面的解释。我们再看看说文解字是怎样说的?

《说文解字》:故,有意使它变成这样。

先,甲骨文(之,即“趾”,表示行走) (人,他人),“之”在上,“人”在下,表示走在他人前面。造字本义:动词,走在他人前面。

二、 “考”、“妣”两字释义

古人对父母死亡称呼,一般父亲死谓之“失怙”,母亲死谓之“失恃”,反映到墓碑上就是用“考妣”分别专指已经离世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加公、府君,母亲加氏、孺人,当考妣与“先”连用,则是后人表达对已故长者的无限追思缅怀之情。

考,甲骨文(长发的老人) (亥,即“咳”),表示呼吸紧促、经常咳嗽的老人。有的甲骨文

(长发的老人) (手拄棍杖),表示拄杖的长发老人。《说文解字》:考,衰老。

妣,甲骨文写作“比”,表示并列。金文(女,妻妾) (比,并列),造字本义:名词,在一夫多妻的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与另一位女性地位相并列。《说文解字》:妣,死去的母亲。

三、“显”字释义

“显”原有显赫之意,用在墓碑上意思是声名远播,是对去世之人的一种溢美、赞美之辞。而“显”字用在墓碑上,是从“皇”字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先考先妣”是一种敬称,那么“显考显妣”则是美称。

值得注意的是,如逝者非亲人,就代表已故之人生前是德高望重之辈,表示后人对他的颂扬之情;如果是亲人,代表逝者是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并已有子孙,且子嗣兴旺,才可以用“显”字。为此,使用“显”字时一定要谨慎,不然会闹出笑话,更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了。

四、关于墓碑字数规矩

墓碑上的字数也是有严格规矩的,一般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二十一、二十二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为此,在拟墓碑文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诰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风俗各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丧葬文化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作为华夏子孙,“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