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全球各地的人都在研究房屋位置形状、装修饰品和居住者的关系。通过探究不同居住环境、不同季节下人类的生活状态,并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我国数千年前,就利用此类经验帮人们设计建造房屋,指引人们获得优质的居住体验。随着时间推移,房屋建设装饰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国内有人通过表格、图和俗语来总结以往经验,形成了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屋建设经验集。

俗语:“房有三不盖,床有四不挂”是古人经验的总结,意思是房屋选址建设过程中三类房屋不能盖,床上不能挂四类东西。经过前人经验的总结,选择不盖和不挂的原因无非是居住体验不佳和潜在风险威胁人体健康。

假如房屋不能遮风挡雨,不能守护家人的幸福安康……不能满足基本居住生活需求,那房屋和床的存在就会失去价值。接下来将结合科学分析房屋建设装饰过程中的合理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俗语。

农村老话常说家有三样不败也亡(农村俗语房有三不盖)(1)

房有三不盖

盖房不盖树坟相夹房。树坟相夹指的是房屋两边是茂密的树林,树林中有大小孤坟。此类房屋有两大问题:一坟墓在房屋周边,出门见坟影响好心情,同坟墓相伴居住体验不佳;二树林中有可能有野兽或者坏人藏身,进到家里会威胁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战乱年代,盗匪藏在树林和坟地,夜晚伺机偷盗,轻则失财,重则殒命。

盖房不盖山夹房。山夹房指两高山把房屋夹在中间,房屋选址是在逼仄狭窄、阴暗潮湿的空间。这类房屋有两大问题:一两山相夹会有过堂风,由于高山遮挡,阳光照射时间有限,房屋潮湿不堪,长期居住体内湿气积滞,身弱体寒;二两山相夹,自然灾害发生,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出现,房倒屋塌的概率很高。靠山不一定就能吃山,穷山只能把人逼上绝境,因此盖房时要避免两山相夹,选择平坦开阔的平原。

盖房不盖路夹房。路夹房指两条公路把房屋夹在中间,包括高架桥、河流等运输道路。此类房屋有两大问题:一靠近交通要道,交通工具川流不息,噪音污染严重,嘈杂的环境会致使精神状态不佳;二交通工具高速行进,有车祸时,房屋可能被撞塌。房屋靠近交通要道,且道路两旁没有护栏时,家里有小孩到路上,就可能被撞伤。

农村老话常说家有三样不败也亡(农村俗语房有三不盖)(2)

床有四不挂

床前不挂风铃。风铃挂在床前的原因是:一风铃遇到微风,会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床是用来睡眠休息的,深度睡眠状态下被风铃碰撞声吵醒,将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尤其是睡眠浅的人群更不能挂风铃。除了床上不能挂风铃外,房屋装饰过程中,其它地方同样不能悬挂,阳台、大门、书房等都不适合悬挂风铃。风铃根本上就是声音放大装置,看似童真浪漫,实际没有任何作用。

床前不悬挂镜。床前挂镜是自讨苦吃,原因有三点:一白天,太阳光照射进房屋,镜子会折射太阳光,形成光污染;二夜晚,睡眠状态下起床时,看到镜像中的自己,有可能受到惊扰;三镜子是易碎物品,放置在床前破碎时有可能扎破身体。镜子的存在会给人虚空的感觉,不利休息睡眠,适合放置在盥洗室,卧室需要给人的是踏实稳重,而不是虚无缥缈。

农村老话常说家有三样不败也亡(农村俗语房有三不盖)(3)

床前不挂逝者照片。床前不挂逝者照片的原因有二:一是逝者照片应该摆放在日常祭拜缅怀的位置,放置在床前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二睡眠状态下,人的情绪容易变得低落,逝者照片摆放在床前,会导致伤感情绪滋生。家里有老人去世时,除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物外,其它物品一般都是选择烧掉。烧掉逝者物品既是除晦,避免逝者的衣物上滋生的病菌影响活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避免睹物思人,长期被消极情绪影响精神状态。

床前不挂猛兽图案。家庭悬挂图案时大都选择植物、花草和山水等,基本没人选择猛兽。一方面猛兽会带给人精神上的压抑,致使居住的人精神状态紧张;另一方面猛兽悬挂在家人会使家里的小孩和客人等感觉不安,滋生紧张情绪。非要在家里悬挂猛兽的话,特别注意别让猛兽的头朝向自己,猛兽头要朝外。

农村老话常说家有三样不败也亡(农村俗语房有三不盖)(4)

不管是修建房屋,还是装饰房屋,都要认真思虑,系统思考。房屋建设装修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房屋的建设装修是用来居住的,要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规划房屋选址和装修事宜;二遵循自然,房屋的选址和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合理调整附近山水格局的配置,有序的开挖建设;三理性思考,建设房屋过程中既要学习古人的房屋建设经验,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房屋建设装修既是大事,家人幸福生活的依托;房屋建设装修也是小事,要从小事着眼,从细节入手,用心筹划建设事宜。

最后想说:不同地区实际环境不同,房屋装修建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建设房屋的影响因素,掌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重要。你们当地房屋建设选址装修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你对俗语:“房有三不盖,床有四不挂”如何看待?

农村老话常说家有三样不败也亡(农村俗语房有三不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