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来钱快吗?”

今年过年,回了趟多年未归的老家。

老家是个小县城,生活平淡,人们过得倒也轻松。

但这次回去,发现大家的精神状态与几年前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表哥,年近四十,是县城某机关单位的一名司机。平日里喜欢谈论的都是“谁谁是谁谁的派系”这种所谓的政治内幕,或是俄乌战争这种国家博弈,

这次回家,本以为他会和我聊那时正在热播的《狂飙》,

却没想他一改往常,一个人闷坐,皱着眉头刷着手机,

见我来了,就把手机递给我看,我瞥了眼,发现都是一些XX说财、XX盘钱这类资深博主的视频。

然后他问我:

“这你比我懂,他说得对吗?”

末了还补上一句:

“这个来钱快吗?

也不只是他,今年饭桌上大家讨论的话题,也从催婚催育、孩子成绩等家长里短,变成了赚了多少、该把钱存哪里等经济问题。

陌生,太陌生了。

昔日闲到给国家出谋划策的同辈,以及辛苦大半辈子只知道埋头苦干的长辈,

现在竟然都开始触碰经济学的脉络,研究起致富之道了???

我却有说不上来的感觉,不知是好是坏。

前几天同学聚会,一位在银行上班的老同学,说起今年年底自己的业绩有多好,许多亲朋好友都找他买理财产品。仅仅春节回去这段时间,就卖出了之前半年的业绩。

酒过三巡,这位老同学喝得也有些上头,说出了心里话:

“这年头,大家都想钱想疯了。”

确实,小地方的人们过惯了慢节奏的田园生活,过去钱虽赚得不多,但衣食住行都不愁,过得也倒安逸。

如今却开始主动跳进金钱的漩涡,纷纷开始学习理财投资。

更可悲的是,

无论什么方式,他们丝毫不在意过程,也没有耐心听分析,只在乎一个结果:

“这个来钱快吗?”

我甚至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浮躁且急切,

他们抛弃了原有生活的安宁淳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快速创富,幻想暴富,似乎就成了他们最渴望的东西。

这一切,其实都来源于背后的财富焦虑

如果你在县城,会感受到今年大家都过得很难。

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家的孩子年底又被裁了,那家饭店的老板又破产了,哪里买的房子又烂尾了……

紧张且焦躁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县城,笼罩在每个人的脸上。

焦虑产生恐惧,恐惧引发贪婪”这种心理,对于小地方的人来说,只会被无限放大。

县城的人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1、过去几年,县城经历了什么

过去的十几年,县城的快速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街边有了第一家瑞幸、KFC;家门口通了直达省会城市的高铁;拔地而起的万达广场……

随着共同富裕与数字乡村的推进,近几年城乡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居民收入比看似是在缩小,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

但县城人民却明显感受到,与那些一线大城市的差距依然还是越来越大,仿佛渐渐地被抛在了后面: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2)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打个比方,

大城市的原经济水平设为1000,增长了5%,现在为1050;

小县城为100,经过发展增长了10%,现在为110。

看着增长差距在缩小,但实际差距从原来的900变成了940。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县城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依旧很大。

全国平均水平的城镇化率超过60%,北上广深等地城镇化率甚至已经超过75%,而县及县级市的城镇化率普遍在40%左右,可谓是数量级的差距。

从经济规模上看,全国1866个县及县级市,人均GDP在全国人均GDP以上的仅有285个。

以前常说,勤劳能够致富,但现在越来越少人相信这个说法了。

一位农民计算一亩小麦的年收入,大约在1800左右,如果按一家四口,每人平均2亩来算,一年收益也不过1万4左右。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3)

农村一个家庭种一年地的收入,甚至比不过一个人在大城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

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往外流,涌向大城市。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4)

但这几年的情况是——

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大家都赚不到钱了。

县城市场本就狭窄,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没什么生意可做。

还受到疫情突袭,经济低迷的冲击,生活在县城的老百姓也握紧了手里的钞票,

导致县城里一些原本就根基弱的小门店直接破产关门,

可以发现今年转让倒闭的花店、奶茶店、蛋糕店等等明显比以往多了很多。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5)

以这些小本生意为生的人们收入来源断了,可支配的收入在急转直下。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6)

再说说房地产。

前几年,由于房地产棚户区改造,释放了大量的资金和购房需求,推动了房价快速上涨。

但是随着这两年棚改拆迁进入收官,三四线楼市失去了最大的上涨动力,

年轻人都跑了,房子又要卖给谁呢?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7)

在上一波热潮中,县城房地产已经超饱和,县城本地人,基本都不缺房子,加上收入不高,楼市已经陷入僵局,除了核心板块的改善楼盘、学区房,基本卖不出去。

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已经堆积如山,需要23个月才能消化。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8)

之前县城的人认为买房可以坐等升值,以至于很多人背上了房贷,

却没想现在居住需求进一步缩减,房价上涨难上加难。

结果只留下一身鸡毛。

连开发商们都开始逃离县城,跑路了,

没有人看好,县城人民更焦虑了。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9)

最关键的是,人们不得不面临的,还有严峻的三座大山问题。

2、县城人依然要面对三座大山

这三座大山,分别是教育、医疗、养老

县城经济发展不好,但这些依然避免不了。

首先说教育

我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放在小县城中就更为突出。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0)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1)

而且许多地方都或明或暗地对院校有重点与普通的划分,这就意味着经济条件好的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教学资源跟不上,那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从而舍去了兴趣与眼界。

“小镇做题家”的矛盾就在于此。

开头我的那位表哥,孩子明年就上初中了,他想把孩子送到外省一所好的私立中学,而他所面临的是每年高昂的学费,子女教育的经济压力也加剧了所谓财富焦虑的程度。

然后是医疗

对于小地方的居民而言,当他们患有疾病甚至是重大疾病时,想要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难度要比大城市高得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统计,我国城市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是农村的3.01倍,城市人均卫生经费支出城市是农村的近3倍,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城市是农村的5.87倍。

这是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造成的差异。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2)

除此之外,目前严重的医疗挤兑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也让老百姓面临巨大压力。

花钱看病这事,从来就是个奢侈品,紧张的医疗资源更为珍贵,像前几天的朋友圈依然会看到为家中老人需要辉瑞特效药的求助贴, 这个特效药要几千甚至上万才能用,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之前聊关于死亡的话题时,我曾也写到过:

小地方的很多老人,面对疾病和死亡总是坦然的,并不是因为对生命的轻视与不珍惜,而是对于平凡而又弱小的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矫情,倘若意外离世,也只能悄无声息地接受命运,顺其自然。

最后是养老

随着年轻人奔向大城市,很多县城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3)

而且相比于城市老人,很多城镇和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或者养老金非常低

要知道,对于低收入群体,就越需要养老金,因为这是老了以后唯一的收入来源,起码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没有养老金怎么办,老了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孩子养老了。

但别说老人了,现在80、90后想要体面养老都是件难事,国家也是在寻求应对方式,又是延迟退休,又是完善第二第三支柱养老政策,不过是否能完全满足未来养老需求,还真不好说。

如果在县城,一个家庭要承担四位老人的养老,那么巨大的负担足以加剧其精神上、经济上的焦虑感。

以至于人们怀疑,

——还有未来吗?

3、县城人真正焦虑的是没有未来

人们在焦虑收入,在焦虑三座大山。

其实回归到最后真正焦虑的还是没有未来。

比如前面提到的人口外流,城镇持续空心化,

那么经济发展减缓,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便成必然。

一座没有活力的城市,注定没有未来。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4)

再比如县城就业最大问题是没有大产业提供高薪岗位

主要以农业、工业为主,缺乏发展前景的产业,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5)

当地人爱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无法得到满足,想创业挣钱的话,只有餐饮和零售业这些前期投入大,后期流量少的行业,

回去想要有未来,就只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教师、医生这些出路了。

因为县城经济最大的特色是“财政经济”,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围绕政府支出展开的,为了实现地区平衡发展,高层会把收来的利税拨到内部县城,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如果进入体制内,你是有可能能够参与分蛋糕的。

想着在小县城一夜暴富,将来实现财富自由,说实话,还不如去大城市拼搏一把。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也不能保证未来能赚到大钱,

既要考虑还贷,又要考虑未来养老治病等花销,

很多人的信心不足,更加舍不得花钱,不敢花钱了。

于是为了给未来留点期待,县城人更保守了。

但这两年什么形势大家都知道,

黑天鹅满天飞、经济低迷、疫情反复,如今的市场陷入僵局,

前有股市基金大跌,后有银行理财、房地产等固有信仰崩塌。

本就理财手段不多的县城人民,于是迷恋上刷各种短视频长视频学习网上的理财知识,跟身边人打听各种理财内幕。

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6)

总得来看,

在红利吃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在,县城的劣势就愈发明显:

一是和城市差距越拉越大,二是赚不到钱,三是未来没机遇。

大家口袋里的钱,多不起来,

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知足为富

回到老家后,我感到了身边人巨大得不安全感。

但我在街边走了走,倒是感觉,

永远不要丢失在县城的幸福,以及独属于它的人间烟火,踏实安稳。

我很喜欢傍晚在小城的街边走一走。

小馄饨4块钱一大碗,烤肠1.5块钱一根,不到10块就能饱腹;

一辆单车,半小时就能从城东,骑到城西;

家家都养狗,狗子吠而不惊,憨实通人性;

外婆或奶奶,傍晚时分喜欢带着四五岁的娃,看着他们在青石路上嬉戏……

从老旧设施改造,到首座万达广场开业;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每年从外回来,虽然时间很短,但我总能看到它在变化。

会想:生活在这里,也是幸福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何不食肉糜”吗?

好比偶尔吃泡面跟整天吃泡面的人说,我感觉泡面挺好吃的,看人家打不打你。

但说真的,其实我国很多县城发展已经很不错了:

2021年百强县创造的GDP总量达到11.43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99%。

其中GDP超过千亿的县城,全国也已超40个,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7)

尤其是江浙地区,展现出了专业化产业经济对县域城镇化的超强支撑力。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8)

另外,去年国家还发布了相关政策意见,以此加大投入,拉动县城发展,当然具体怎么做,还得看之后的具体措施。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19)

总之,小县城的未来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糕。

而且有焦虑很正常,

从稳定期的60后70后,到上升期的80后90后,再到刚入社会的00后,每个人都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财富焦虑。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20)

像是经济形势,就业压力,每个地方都一样。

你问正处在大城市的朋友们,他们面对更高的房价物价教育养老,焦虑水平可能更高

这些问题,都是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

这两年问理财建议的人非常多,但我说得最多的四个字就是:不懂别投。

对于县城的朋友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股票基金,没投过期货债券,还不如做好防守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网上找找看有无合适的兼职,有了储蓄就本本分分得存银行和买储蓄险。

一个劲地只考虑这种方式来钱快不快,只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负担,

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没必要趁行情不好试图去搏一搏,不要想着去资本市场赌一把,

10年前大环境更好的时候都没赚到钱,指望这10年搏命搏出一片天,这太难了。

胜算太小了。

还不如稳当一点。

但现在,大部分人投资是亏得妈都不认:

还是我的那位表哥,他的单位就有个爱理财的同事,前年踩中了新能源红利,赚了些钱,甚至不知从哪学会了上杠杆,但去年年初亏得一发不可收拾,差不多把本金都快亏掉了。

在那段亏损的期间,他身上还背负着房贷车贷,一家人全靠他养活,所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有苦全得自己咽。

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不健康的理财方式,最后可能输得底裤都不剩,即便赌赢了,未必能转化成真实得幸福感。

而不能让自己更幸福的理财爱好者,注定是失败的。

因此不懂就别去盲目投,要学会控制债务,保持健康的现金流。

在保本的同时,结合实际合理配置资产才是王道,

没必要拿着自己棺材本去搏命,而无视了眼前生活的惬意。

即使是在小地方,也能过得幸福,让自己满足。

以上。

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个来钱快吗)(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