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起源于中国,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围棋因此变化更加复杂多变,使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焕发出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于1960年11月提出的“国运衰、棋运衰;国运兴、棋运兴”的经典论断,则是对国力大环境因素的最好概括。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优秀围棋少年在鹤城更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这项运动深受家长和少年推崇,不仅因为它能对孩子健身益智,还因为能够让围棋少年弈出美好未来,许多少年也因学棋步入了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

围棋,又称为“奕”(围棋弈出美好未来)(1)

记者在我市“全国育苗工程十大基地之一”的北极星围棋学校看到,棋童们每周上二次课,每次大约两个小时;课堂上与同学对弈,听老师分析棋局;家庭作业有时是书面分析棋谱,并且每盘要有质量不能敷衍,对弈记录将成为接下来老师分析的对象……最早从幼儿园小班小朋友开始,这套流程成了许多鹤城在此学棋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标配”。

过去“全民学奥数”,现在“全民学围棋”。围棋培训,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北极星围棋学校的4岁小棋手王今谕,首次参加今年在徐州举行的第22届全国“美丽大泉·育苗杯”围棋赛,便勇夺金牌。并成功晋升1段,也成为了我省年龄最小的晋段棋手。王今谕的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她同所有的围棋少年一样,有的只是无尽的努力,还有家长的默默付出和李丹洲校长的辛勤耕耘。

“姐姐的孩子一直坚持在北极星围棋学校学习多年,现在不光围棋下得好,学习也出类拔萃,这坚定了让孩子学习围棋的决心。王今谕虽然没有享受到幼儿园的童年生活,但收获别的孩子难能体会到的快乐。我们想让孩子向职业棋手的方向规划。”在现场,王今谕妈妈略显激动。她告诉记者,学围棋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磨炼了孩子的意志。有好几盘棋,王今谕在紧急关头都能冷静思考分析,最终化险为夷。

办学已经24载的李丹洲(6段)和吕丽娟(5段)夫妇,他们有着最深刻的体会,他们不仅在省内独树一帜,而且屡屡在全国育苗杯上捧得总冠军,也是黑龙江省盛产5段以上级别的青少年围棋高手顶尖围棋名校之一。“李昊昱,业余6段,考上南开大学。季瑞琦,业余5段,考上山东大学。刘冬祺,业余4段,高考686分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刘云龙,职业三段,南开大学特招入校。让孩子学围棋其实是一项长效的智力投资。”李丹洲给出了他的回答,他认为:学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做人的过程。经常下棋会使人言行得体大方,对培育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会有很大帮助。

刘邦瑞(5段),正是他学棋的经历,令他中考时沉稳应变,超水平发挥,中考时考出730.9分,被市实验中学录取。最出乎意料的是,北极星围棋学校当年16名5段棋手,中考全部以695分以上被实验中学录取。“下棋优秀的孩子,学习自然差不了。永安小学三年级学生贾敬淇一年级时就升上5段,回回都是班级的第一名。天齐小学吕昊宸、刘涵铭,回民小学姜茗舰、逸夫小学童嘉亿等学生,全都是班级第一的好学生。这也是家长看中这项运动的最大原因。”李丹洲道出家长的初衷。

三百六十颗棋子是有限的,可是古今中外,从无一盘棋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有限的棋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同理而言,人的生命有限,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无限的,以有限为根,以无限为枝叶,自然能为孩子未来创造出一片浩瀚天空。围棋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社会散发着独有魅力。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东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