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致大学生的忠告(从云端坠落的青年导师)(1)

印象中的李开复先生,睿智、儒雅、一丝不乱、考虑问题周到而细致。从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世界级公司的总裁级人物,到创新工场创始人、青年导师,再到一名癌症患者,他用17个月的时间开启了一次关于自我的追问与忏悔。

前段时间李开复先生通过演讲、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新书发布(《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掷给我们这个浮躁而匆忙的时代一个简单的追问:

“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

2012年,我曾携手李开复先生走进北大百年讲堂,对话青年学子,畅谈“自定人生”。言犹在耳,我好奇的是:如果今天再做一个同题问答,开复给出的答案会有变化吗?

2012年,在被问及“你最难以改变的缺点是什么”时,开复坦陈,自己是电脑的重度用户,整天粘在电脑上。基本从早到晚,扣掉吃饭,扣掉开会,差不多所有其他的时间。他的洗手间里边,卧室床头,车上都是电脑。——一个“工作狂”的形象跃然纸上。

谈到他很欣赏的《从优秀到卓越》时,我追问“你认为你自己卓越吗?”开复答道,“我觉得现在还太早吧。在某些领域可能做出来一些还不错的结果,但是我觉得从Jim-Collins的定义来说,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学习成长的地方……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学习的空间。”——这是一个对世界永远保持上进心和好奇心的人。

在被问及“给世界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时,开复说,“我可能对世界上最正面的影响,是当时写的那几封信,还有在校园做的一些演讲。”另外,他希望创新工场,将来可以成为他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情,希望他们可以引领中国走向世界,创造有价值的世界的品牌。——可以听得出他的善良、热忱和抱负。

2015年,经历癌症的李开复,认为自己修到的最重要的七个学分是:①健康无价;②一切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理由;③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④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⑤经得住诱惑;⑥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⑦思考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

对比两个时期的言谈,能明显感觉出经历对于一个人思想、认知的影响。然而,答案无所谓对错,李开复先生每个阶段的言谈,都真诚、睿智而富于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