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引 言


本篇章节是探讨诸葛亮VS周瑜的第三篇文章。

身为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的军事天才,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周瑜与诸葛亮身上有着许多相似的特质。

从他们两人选择君主开始,一直到在分析局势、设计战略等各方面,他们皆有着非比寻常的见识、气魄与素养,甚至能让战事精准地依照他们的判断加以进行。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两位能成为东吴与蜀汉中最耀眼的将星,而底下笔者将他们的相似处分为三点,进行对照性的分析、比较。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1)

一、选择君主的主动取向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中,儒家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甚至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所提倡的“天人感应说”,更是将“君命乃天命”的观念推到一个全新的顶点。

在这样的概念下,“君择臣”无疑是理所应当的道理,然而其他的圣贤却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在《孟子・离娄下》中,我们便可看到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认为最理想的君臣关系是君臣间彼此互敬互重,而最糟糕的君臣关系则是君臣间彼此相互憎恨、互相厌恶。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2)

因而见得,臣下与君上的关系不再是全然的被动,并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可以明确表达,甚至反映出下属的内心感受。

于《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这两位当世大才,也都表现出了“臣择君”的主动性。小说第二十九回中,周瑜便借由马援之语,表述了他此类的想法:

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捡臣,臣亦捡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顸他计,只却我弩投东吴为是。”

这段话虽是周瑜为了说服鲁肃效忠孙权而言,却也明确地表现出周瑜自身对于“臣择君”强烈的主观意识。

在他的概念中,明主才值得将士们追随效忠,反之宁可静待识才明主的出现,也不愿为终无所成的昏庸君王卖命。在这一方面,《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曾有一段清楚地描述:

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付尚为太孚,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

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叙述中,当周瑜为好友奔走、击破敌军,甚至替孙策招集足够兵马,平定吴会、山越以后,周瑜便回到了他爸爸任职太守的地方。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3)

然而,袁术却遣其弟取代了周瑜父亲太守一职,甚至袁术还想要将周瑜纳作自己麾下的将军,但聪明的周瑜早已看出袁术是个昏庸无能、短视近利的君主,因此便找个理由趁机跑回了吴国。

综上所述,周瑜并不是一位“听命行事”的人臣,相反的,他不但在观念上强调了臣子应保有“贤主而栖”的主动性,更实际以行动来实践他的想法!

除了周瑜之外,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也同样保有“臣择君”的主动性。

在《三国演义》的叙述当中,三顾茅庐便是诸葛亮主动选择君主的最佳例证。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第三十六回末我们更可一度看到诸葛亮不喜徐庶将他胡乱推荐出去:

且说徐庶既别玄德,感其留恋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孔明问其来意。

庶曰:“庶本欲事刘豫州,奈老母为曹拥所囚,飿书来召,只得舍之而弩。临行时,将荐与玄德。玄德即日将来奉谒,望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辅之,幸甚!”孔明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庶羞惭而退,上马趱程,赴许昌见母。

原来徐元直唯恐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便事先跑去卧龙岗替刘备做一回说客。

谁知却被诸葛亮义正严词地说教了一番,从而羞惭而退。

阅读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并不愿意作为别人的替代品,他只想做符合他自己意愿的事,也就是择明主匡复汉室,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4)

在刘备二顾茅庐的时候,罗贯中便通过了其弟吟唱诸葛亮的创作,从旁表明诸葛亮“身在茅庐,心系天下”的心志:

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仛兮,非梧不栖;士伒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貤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从上述可知,诸葛亮自诩为“凤凰”一般的角色,并以“非梧不栖”、“非主不依”等语句充分表达他虽等待明主,却绝不降格以求的自身原则。

如若没有适合的君主,他宁可躬耕于陇亩之间,聊寄傲于琴书之上,从而静待明主的到来。

因此,在选择君主的主动性方面,我们皆可从周瑜及诸葛亮的身上看到相同的特质,古代的君臣关系,就如同虬髯客传里红拂女口中的“丝萝”与“乔木”,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

然而,这样的关系却不只是君王可以掌控主动权,充满谋略与智慧的军师,同样也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位具有“伯乐之才”的君主,而这样的君主也才能带给百姓真正的安定。因此,在黄宗羲〈原臣〉一文中,便曾言道: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呈上所述,为臣者并不能一昧地遵循君主的旨意,否则便有可能使得国家走向灭亡之途。同样的,在君臣互择的过程中,为臣者更加不能将就或屈居于自己不喜欢的君主之下。

而在三国所发生的事件中,周瑜拒袁术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便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最好的示范与说明!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5)

二、预判情势的军事眼光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总是战场上不变的真理,然而,究竟要如何从群雄争霸、人才迭出的三国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为战场上的“胜者”?那就需要军事家具有预判情势的独到眼光,方能抢得先机、克敌制胜。因此,在《孙子兵法》中,并曾提到: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捡人而伕势。伕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孜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仛之山者,势也。

上述的段落提到,善战者,并不会一味地去苛求士兵、责骂下属,反而总是能利用现成的“势”以及适当的人才,将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以精准的眼光,承“势”而行,将敌人一举击溃,这一方面,周瑜及诸葛亮都有着过人及杰出的表现。

首先,在周瑜的部分,身为东吴大都督,分析战场上的局势,从而设计出正确的战略计策,他责无旁贷。

然而,他精准地预测判断,却也着实是赤壁之战的分水岭,从而在历史上写下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的段落中,便有着精彩呈现:

瑜曰:“拥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仝余业,撽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拥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拥久于南弪,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拥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拥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拥,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千,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当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杀来,江东正值风雨飘摇,随时有可能倾颓之际,周瑜提出了一席令人振聋发聩的言论,洋洋洒洒的以他独到的眼光分析出曹操南下必败的四大军事忌讳,头头是道的言论。

不仅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更令张昭等主降派一众,听的是哑口无言,无从反驳。而上述周瑜提到曹操所犯的大忌,竟也于《孙子兵法》中所云不谋而合: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仙民于上却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 狭、死生也。将者,智、亯、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上述的〈始计篇〉提到,一场战争的关键在于道、天、地、将、法等五大要素。因此,在周瑜的分析中,于“道”,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中,有不少士兵是袁绍降军,这些人是否会与曹军上下一心,孰未可知;

于“天”,赤壁之战前夕正值隆冬盛寒,这对兵疲马惫且水土不服的曹军而言,无疑是一大考验;于“地”,不管是在地理环境,抑或是水战的熟悉程度上,曹军远不如东吴军队;

于“将”,北军并无熟谙水战的将领,而蔡瑁、张允则为刘琮旧臣,其心未知;于“法”,在粮草运送、物资调派方面,冬日供给本就不易。.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6)

综合上述所说,周瑜“主战”并非是好强争胜,更不是为了安抚孙权所提,而是综观整体局势,从而做出精准的判断,以“己之利”打击“敌之弊”,如此依“势”而为之的战略眼光,无怪乎就连曹操如此大才,也会就此惨遭滑铁卢,实在是输得毫不冤枉啊!

相较于周瑜的预判能力,诸葛亮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的千古一策—“隆中对”,便为其最好的例证。

我们可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发现,他对整体局势的前瞻眼光有多么锐利,从一开始他劝刘备应避免与曹操、孙权争锋,然后再取二刘之地作为根据地,从而内修政理、外结盟友,最后再以后图中原作为终极目标。

如此的规划,早已帮刘备将天下三分的态势大多画至底定,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这也正符合了《孙子兵法・军争篇》所说的一段话: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飢,此治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善于用兵者,乃是以静制动,方为上策,若能懂得“避其锐气、以佚待劳”,那便可视其为更高明的谋略者。而在孔明的隆中对,不与曹操、孙权争锋便是“避其锐气”的策略,挑文弱二刘之地下手则是“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的作法。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7)

而刘备也就在诸葛亮算无遗漏的计策下,顺利地取得蜀汉根据地,进而有了与曹操、孙权一争天下的本钱,就这件事情来说,难道还能不佩服诸葛亮那洞烛机先的敏锐观察力吗?

除了隆中对之外,在《三国演义》真正能使读者在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立判高下的,应该就属三杀诸葛以及三气周瑜的部分了。

在三杀诸葛亮的部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周瑜的计策一次次被诸葛亮所识破,从聚铁山劫粮、草船借箭,甚至到最后派徐盛去祭坛杀掉诸葛亮,每一回周瑜都认为自己的谋画相当完美,诸葛亮是必死无疑,结果却每次皆早早被诸葛亮所察觉,进而占尽优势,化解危机。

而在三气周瑜的部分,从一开始的南郡之战,一直到后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以及周瑜“假道伐虢”的戏码,诸葛亮哪一次不是以佚待劳、后发制人?

诸葛亮和周瑜究竟谁更胜一筹(为什么诸葛亮和周瑜会成为蜀汉和东吴中最耀眼的将星)(8)

让周瑜也只能无奈叹服,抑郁而终。而罗贯中这种“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写作手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映衬效果,借由周瑜精准锐利的战略眼光,从而凸显出诸葛亮的高人一等,无怪乎诸葛丞相那副“羽扇纶巾、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过了百年之后,始终依然深植人心啊!

新作者碎碎念,这是一个合集,一共有四篇文章,求阅读,求点赞,求评论,求关注,求收藏。一键五连,不用我多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