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换季时,皮肤的油脂分泌量下降,早晚温差大,如何在换季护肤中挑选适合的产品呢?

从个人角度来说,一般会将护肤品分为基础护肤功效护肤

基础护肤有那些呢?常见的就是清洁、保湿、防晒。

功效护肤有那些呢?常见的有美白、舒缓、修护、抗氧化、抗皱等等。

而谈到基础护肤,就不得不提洁面产品。

洁面产品误区

误区一:成分清洁力不等于产品清洁力

不少人“谈皂基色变”,看到皂基表面活性剂,掉头就走。

实际上皂基表面活性剂脱脂力与碳链数目有关,碳链数目越高,脂肪酸盐的脱脂力和清洁力会减弱。

所以皂基洁面产品中一般很少选择月桂酸作为皂基主要基质,而选择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作为主要皂基基质。

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皂基脱脂力还还取决于产品体系中的其他表面活性剂。

皂基产品通常会复配温和表面活性剂(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改善其用后的紧绷感,使之进一步温和。

所以成分清洁力并不等于产品清洁力。

误区二:成分刺激性不等于产品刺激性

成分党误以为使用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刺激性低,这是一种典型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刺激性都低,也不是所有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刺激性都高。

以常见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为例,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刺激性偏低,通常用来搭配其他表面活性剂使用。

我们都知道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刺激性偏高,但是添加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某款婴儿类洗护产品整体配方刺激性很低,所以并不能通过成分刺激性推断产品的刺激性。

误区三:添加氨基酸成分不是是氨基酸洁面产品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没有清洁作用,发挥清洁作用的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成分。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结构主要包括N-脂肪酸 氨基酸 盐的结构,

N端的酰基部分可以是单一的月桂基、肉豆蔻基、椰油酰基等;

氨基酸可以是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

可以生成钠盐、钾盐和三乙醇胺盐,还能可生成单钠盐、双钠盐。

洁面产品如何选呢?

一、看产品名和成分表

市面上不少产品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产品名称包含“氨基酸洁面”,但是需要注意有可能里面添加了氨基酸成分也会标注此类名称!

氨基酸洁面哪种最好用(如何选择一款氨基酸洁面产品)(1)

此时需要通过成分表进一步判断,成分表中有上图中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结构成分才有可能是氨基酸洁面产品。

二、了解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很多,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特点也各有千秋,使用的过程也要看配方中表活的搭配。

氨基酸洁面哪种最好用(如何选择一款氨基酸洁面产品)(2)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嫁接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有关,以谷氨酸类表面活性剂为例,滋润度和温和度都是比较高的,谷氨酸类表面活性剂偏酸性,与皮肤的pH接近。而甘氨酸类表面活性剂,清爽度要更高一些

三、根据皮肤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洁面产品

按照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多少可将皮肤划分以下几种类型:油性皮肤、干性皮肤、中性皮肤以及混合性皮肤。

油性皮肤:全脸皮脂分泌旺盛,经常油光满面;

混合性皮肤:T区(Forehead)皮脂腺活跃或U区(cheek)皮脂腺活跃;

中性皮肤:T区(Forehead)皮脂腺活跃和U区(cheek)皮脂腺正常;

干性皮肤:全脸皮脂腺基本不活跃。

不少人对自己的皮肤类型的判断存在误区,如何快速判断自己的皮肤类型呢?

在日常洗脸过程中,观察洗脸后20分钟皮肤的状况,出现明显发干、有紧绷感的情况,属于干性皮肤的可能性很大,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通常是油性皮肤,这也是一种简单的主观判断油皮和干皮的方法。

任何肤质都不太建议使用纯皂基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产品,油性肤质,建议使用皂基 氨基酸/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洁面产品,而干性肤质建议使用谷氨酸类表面活性剂洁面产品,中性皮肤没有明显的要求,选择面更广

总之,选择一款氨基酸洁面产品分三步走,一是规避洁面产品的误区,二是了解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三是了解肤质,并针对性选择产品,做好上面三步才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氨基酸洁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