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辐照食品”,您可能会感觉很陌生。提到“辐照”,很多人会联想到电磁辐射和致癌,认为辐照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常接触的方便面、凤爪等食物,有不少是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而合规处理的辐照食品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如何避免买到辐照食品(辐照食品能放心吃吗)(1)

辐照食品也叫辐射食品,是利用辐照技术加工而成的食品。通过将食品暴露在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下,破坏生物体的DNA结构而使食品内部的微生物无法繁殖,以达到防腐保鲜、杀虫抑菌并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辐照技术有以下优势:

1.实现食品保鲜

辐照技术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防止病虫危害。某些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即使不冷冻也能保持新鲜状态达数月、数年之久。另外,肉制品通常要使用起色剂亚硝酸盐,以保持肉品的鲜红色,防止肉毒杆菌的繁殖。应用辐照技术可以部分代替亚硝酸盐,达到护色与防腐的双重目的。

2.消毒无须加热

辐照杀菌属于冷杀菌技术(不需加热),在农产品、肉制品、调味品、水产品以及糕点的杀菌中普遍使用。经辐射消毒的食品,在外形和品质上与新鲜食品几乎没有差别。

3.成本较低

应用辐照技术处理食品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可适用于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过辐照技术处理的食品无需低温保存,对储存环境和运输条件要求较低。因此,这类食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均较低。

4.避免二次污染

辐照技术的穿透力很强,可以到达食品内部但却不会改变食品的结构、形态和包装等性质。若是对已经包装好的食品进行辐照处理,无需打开包装即可完成辐照,能避免对产品产生二次污染。

那么都有哪些食品会进行辐射杀菌呢?

如何避免买到辐照食品(辐照食品能放心吃吗)(2)

1.果蔬

果蔬在采摘后依然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消耗果蔬自身的营养物质。如果不及时采用措施抑制果蔬的呼吸和代谢,很容易令其失水、腐烂,降低食用品质,严重影响口感,甚至因滋生过量的微生物而威胁食用者的健康。

将辐照技术应用于果蔬加工,可延缓果蔬的成熟和发芽,抑制其酶活性,抑制果蔬释放乙烯,保持果蔬原有的口感和风味。此外,辐照技术能够同时杀灭食品表面和食品内部的寄生虫、微生物,这一点优于低温保鲜和气调保鲜手段。

2.肉制品

市场上部分“泡椒凤爪”就是通过辐照技术进行加工的。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凤爪在常温下只能保存2~3天,并且不适合“冷吃”。经过辐照杀菌的凤爪,其菌落总数可大幅减少,保质期可以延长至1~6个月,能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辐照技术可以让消费者在常温条件下,安全地享用口感劲道、鲜美的泡椒凤爪。此外,辐照杀菌还广泛应用于牛肉和禽肉加工中。

3.粮食

谷物在收割、贮藏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虫害影响。辐照处理能有效杀虫抑菌,还可以杀灭引起粮食腐败霉变的真菌、细菌和毒素等。这是因为,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能让害虫、虫卵的DNA和蛋白质发生不可逆转变。数据显示,粮食经过辐照后在3年内不会发生霉变。

4.谷物和酒类

将辐照技术应用在水稻中,可改变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从而改变淀粉的黏度,改善稻米的食用品质。辐照技术应用于酒类生产,可改善酒的口感,提高其中的营养成分,进一步提高酒的品质。

合规辐照食品不是放射性污染食品,可以放心吃

如何避免买到辐照食品(辐照食品能放心吃吗)(3)

如何避免买到辐照食品(辐照食品能放心吃吗)(4)

辐照食品所用的射线是由放射源释放的。您可能会担心:辐照食品会有残留的放射性吗?辐照食品到底安全吗?

1.国家高度重视

2019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辐照食品监管及部门职责分工通知》,细分了涉及辐照食品的监管部门职责,其中卫生部门负责组织辐照食品安全性评估,组织制定辐照食品有关标准、目录和检验方法;环境保护部们负责辐照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和监督管理、辐照人员培训管理;质量检测部门负责规范辐照食品标签管理。

2.符合国标的产品是安全的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GB 18524-2016)的规定,辐照技术适用的食品种类和剂量有明确的要求;严禁出现滥用辐照、重复照射,劣质过期食品辐照再出售等恶劣行为;出现操作安全事故要正确处理,保证人员安全和周边地区不受污染。

3.放射剂量有限制

辐照食品不直接接触放射源,而是通过能量的传递作用进行处理。我国明确规定辐照吸收剂量不可超过10吸收剂量单位,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不会让食品也产生放射性。

4.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企业生产的符合法规的辐照食品,会在包装明显的位置标注“辐照食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可以详细观察食品外包装,根据自己的消费主张进行选购。

持续为您输出健康知识相关内容,您还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可以留言,都会仔细回答,感谢关注。

参考文献:

段慧敏,刘霞.“辐照食品”能放心吃吗[J].食品与健康,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