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留别诗,表达了苏轼对好友董传深深的赞美之情

大诗人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然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当中,诗人也是创作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首诗名字叫做《和董传留别》。那一年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在路过长安的时候,诗人与他的朋友董传离别之时,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所以便想留给朋友一首诗篇。转眼之间便来到了1061年,苏轼顺利的进入到了应中制科考试中来,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因此也被受任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的好朋友董传时在这期间一直陪伴着苏轼,但是当时的董传时却在凤翔十分的穷困潦倒,也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年苏轼回到长安之后便创作了这首诗篇。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1)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2)

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应该就是他的好朋友董传时,看来此时的董传在生活上也是十分的穷困潦倒啊!虽然你在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的都是那些粗衣劣布,但是无论怎样,心中有学问的人在气质上自然光彩照人。你一定是不喜欢陪伴着老人一起过着那清贫"烹瓠叶"的苦日子,所以才会跟随我一起来参加科举考试。我们虽然不能像孟郊那样骑着高头大马,欣赏着周围的花朵,但是我们一定会有机会被那"选婿车"所包围的,这也能够让我们眼花缭乱。一个中举依然可以得到世俗之人们的赞美,皇帝的诏书上面也会清晰明了的用黑笔写着你的名呢。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3)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得知,苏轼在任职于凤翔时,曾经与董传相从,当时的董传在生活上也是相当的贫困潦倒,经常衣衫不整,就连吃饭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还是非常高的,在他那平凡的身躯之下,也是蕴藏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诗人苏轼也是在诗中不止一次的对董传的志向进行赞美,同时也在祝愿他可以早日金榜题名。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4)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诗句都是对董传的外表进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董传的穿着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裹生涯"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还是特别的新颖呢,也是对董传穿着的进一步描写,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将这句话的序列改变了,所以在我们读起来会发现脑海之中出现了画面感,在诗人的表达下看来这有在那样的状态依然成为了常态。虽然这两句话表达了董传的贫穷,但是也是诗人从侧面赞美他读书时的勤奋,因此在我们看来他的精气神似乎也与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5)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在这两句的描写中,诗人一改对他外表之上的描写,反而从他的志向上进行描写,表达了他不甘心就这样的贫困下去,希望在科举考试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这其中的"老儒"便是指年老的学者,"烹瓠叶"则是诗人巧妙的运用典故。《诗经·小雅·瓠叶》中曾将有过记载,作者认为以瓠叶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但是我们看到主人并没有因为比较简陋而废除相关的礼数,而是真心实意的"采之亨之"。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6)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在这一句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诗人苏轼巧妙的运用典故,我们都知道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最为擅长的便是典故的运用,这些典故的确也在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寻春马"便是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孟郊《登科后》的典故,在这首诗中苏轼也是在说董传即使成功的进士及第,但是也没有钱来置办马匹,这一点我们看来就和孟郊的情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中我们也是不难看出诗人对典故运用的恰到好处啊!

苏轼最经典的豪放诗词名句(苏轼特冷门的诗)(7)

在最后的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句话的主要作用便是总结全文和承接上面的两句,也是诗人打算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望他可以尽早的金榜题名,扬眉吐气,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苏轼写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开头时所描写的情形,现如今剩下的也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最后的一点点祝福了。

到了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苏轼对于典故巧妙的运用,含蓄而又委婉,深刻而又易懂,苏轼也不愧为我国宋代的著名作家,他所创作的诗篇时至今日都在被我们一直歌颂和赞美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