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小尹头条号自2016年9月1号起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有4个多月了,我写了很多关于书籍或是小说的推荐,很喜欢这种放纵自己,快意文墨的感觉,新的一年感谢大家这么久以来的支持,小尹还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去发现更多,更好的书籍和小说。

好了,言归正传,今日从书虫小尹微信公众号里面的粉丝中获得,一本叫做“花火”的杂志,百度了下发现确实是一部不错书刊,小尹很遗憾,高中的时候没有机会读这个《花火》,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书店离学校很远,而且都是辅导书,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目,小尹也就没机会像现在这样还能在茶余饭后,下班之余看看小说。高中那会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

关于《花火》小尹也多发查了下(主要靠度娘),咦,还真有一大批的读者和粉丝在,在85后~90后的群体里,有受欢迎,据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说,当年书特别畅销,有时候想买都买不到,甚至都要去网上买,有时候甚至还得买同学看过的,因为别人舍不得借呗。

陪你走过青春的那个人还在吗(还记得陪你度过青春的花火吗)(1)

《花火》杂志封面

校园的日子娱乐消遣对于男孩子来说,无非就是打打篮球,踢踢足球,但对于女孩子来说,大都喜欢安安静静的买上两本杂志看看,看看小说,读读漫画,运动太累了,女孩子大都不愿意去,除非你是那个马冬梅,这个小尹就没办法了。

青春校园文学历来都有很大的市场,小尹看来便是如此,只要你是学生,你的娱乐方式或多或少的都离不开书,我曾经也是学生,我知道考试是多么令人厌恶,忍受不了教科书的我们,有时候偏偏对杂志情投意合,其中原因恐怕是那些杂志或多或少的反应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受吧,写出了我们身边的故事。

其实,学生群体对文学的要求是很高的,不是什么书都买的,2008年由于纸价上涨全国上下关闭了很多的民办刊物,《花火》却强势而上,一跃成为业内青春文学期刊的四大强势品牌之一。要知道纸价上涨,没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量,没有很高的质量,是很难存活的,那时候花火居然可以达到30万的发行量巅峰,实在是颇为难得。

五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花火》没有让读者失望,五块钱的代价就可以换得美美超值的阅读体验,真是十分划算(还有很多人在小尹公众号里面回复花火来要资源呢)。

说到业内青春文学期刊的四大强势品牌(《最小说》、《萌芽》、《漫友》、《花火》),如果说前三种刊物有其红火的原因,郭敬明之于《最小说》,“新概念”之于《萌芽》,垄断国内一流漫画家的资源之于《漫友》。那么,之于《花火》,是什么让它能有资格跟它们并驾齐驱呢?且听小尹娓娓道来。

一、独特的定位

对于《最小说》、《萌芽》来说,文学性要求还是特别高的,他们对于稿件的要求也在那,在《花火》创办之初的2004年,正是中国青春文学异样繁荣的时机,很多青少年都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郭敬明,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文学化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青春,不是文学,是故事,不是作品。可是青春不正是这样吗,简单自然。

陪你走过青春的那个人还在吗(还记得陪你度过青春的花火吗)(2)

夏七夕

所以《花火》把目光放在了这个群体上,更多的去分享那些青春的故事,而并不是单纯最求文学。“须知编辑也是人,只要你的故事足够打动我们的泪腺,那么就把稿子投过来吧”正是这样诚恳的语言和独特的定位才有日后名气大增的乐小米、水阡墨、微酸袅袅、独木舟、夏七夕等《花火》一线写手。

二、品牌加粉丝效应加包装设计

《花火》拥有一批很受读者欢迎的一线供稿人,而且兼职编辑,对于他们,《花火》给予每个供稿人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包装宣传,这样以来便越来越多的固定作者为《花火》的读者服务,有了稳定而高质量的作者资源,《花火》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陪你走过青春的那个人还在吗(还记得陪你度过青春的花火吗)(3)

舟舟

“花粉”的阵营也越来也强大,对于读者的反响,有针对性合理的对作者制定图书计划,适应市场的需要,《花火》才能越来越好。加之与知名的出版社强强联手,更让《花火》的品牌和反应与日剧增。

陪你走过青春的那个人还在吗(还记得陪你度过青春的花火吗)(4)

如今,大多已成为回忆,《花火》早已不是曾经的它了,其中的种种小尹也不愿多说了,只想说,它那些年给了很多人青春的陪伴,给了很多人对青春的回忆,小尹最后想问问大家最爱看的作品是哪一步,最喜爱的作者又是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