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课堂内专心读书,课堂外放眼社会,尤其鼓励高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湖南省高中新课程中重要且必修的内容。

高中研学活动模拟课堂(澧县三中开展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1)

高中研学活动模拟课堂(澧县三中开展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2)

高中研学活动模拟课堂(澧县三中开展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3)

5月11日,澧县三中组织了高一年级学生赴常德桃花源进行了“探访桃花源——世外桃源的梦想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桃花源记》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其实人人心中均应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源,将和梭罗的瓦尔登湖、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成为心灵诗意栖居的一方圣土。当代中学生心中的桃花源,当然不会再局限于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小天地中,但桃花源所象征的平等、和谐、安宁、自足,却是值得每个人追求一生的生活财富。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建一座自己的桃花源,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之中,都能时刻给灵魂以足够的慰藉。这样的慰藉,将让人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生活热情。"三中的范金成老师说道。

高中研学活动模拟课堂(澧县三中开展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4)

高中研学活动模拟课堂(澧县三中开展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活动)(5)

澧县三中此次研究性活动很潮也很接地气,桃花源内的美好生活,昭示的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和平养无限生机。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催生了怡然自得的美好生活,而个体内心中的平和淡定,同样能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人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或许还并无太大意义。但当他们步入成年人的社会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其价值便能够彰显出来。(毛方斌 曾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