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八,这是毋庸置疑的,房子买八楼,车牌号和电话号要带八,结婚日、喜庆日选带八号的日子,红包要包进带八的金额……带个八,仿佛充电似地给自己充满了自信心,就能觉得比别人厉害出一大截。付出金钱来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给了自己满足,给了他人激励,倒也挺好。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一般不会想那么多吧?没实力还要装八,那叫“霸王硬上弓”,很容易扯伤自己的!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1)

八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被垂青的幸运儿,王公贵族喜欢,平头百姓喜欢,除了“王八”、“王八蛋”,我还真是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关于八的不好说辞。南方人对这个就更讲究、更崇拜了,八即发。八八八,发发发,念上几遍,神清气爽,上下通气不抑郁,对生活顿时充满了希望,眺望得到前程似锦的光芒。要是安排的编号为四,整个人就像哑了火一样,蔫了,话说这心理暗示的效果还真是明显。广东人这么喜欢八,据说跟佛教的盛行有关。说广东人迷信,其实是受佛教的影响所致,释迦摩尼的生日在中国农历中是四月初八,在清朝,这一天是个例外,不理刑名。佛教喜欢八,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佛教中的八宝,又称八吉祥,用八种物象来象征佛教的威力,这是八种略显复杂的图案(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其中比较难以从字面理解是“长”。“长”为盘,是一种无穷无尽盘起来的幸运结,代表着思想和福祉等绵延不尽地传承下去。还有佛教中的十八罗汉,本来应该是十六罗汉,硬生生给增加了两位。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2)

翻碗肉

对于道教,“八”的意义更加毋庸置疑了:八卦、八字、八方、八宝…….八卦代表了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世间万物的衍生基础,所有现象都可以用它来找到解释,一个八卦,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囊括在里面了。道士根据一个人的生辰日期,找出对应卦象,推算出他一生的运势出来,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生辰八字”。当然,我是不相信这些的,但存在即合理,八卦的这套理论在中国历史上驰骋那么多年不倒,自然有它的特殊意义,譬如,它周密的理论系统,足以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寄托或指引,为在漫漫生命旅程中对自己和世界产生质疑与迷茫的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台州仙居,闻名知意,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有著名的5 A级景区神仙居,总而言之,被认为是神仙青睐的地方。我奶奶祖籍仙居,得名王仙送,这名字也很有意思。想着我奶奶当年也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女娃子,带给家人多少希望和快乐,故而长辈赠名“仙送”- 神仙送来的礼物,倏尔白发苍苍,伛偻地牵着我的小手,憾未能早点相逢在人世间。生老更迭,代代繁衍,用大跨度的眼光去看人生、看历史,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情难以自己,感慨一生是如此短暂。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3)

莲子汤

奶奶跟我讲故乡的八大碗,是的,就是仙居鼎鼎有名的八大碗。当然,没有烧给我吃过,至少没有一次性、具有仪式感地烧过。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家道已经衰弱,经过九曲巷大火之后,直接返贫,八大碗成了奶奶口中的传说。

仙居人的八大碗,分为上四碗和下四碗。上四碗包括敲肉、翻碗肉、海参和莲子。莲子是甜品,没有莲子用白扁豆代替。翻碗肉我写过,可以参见《紧火粥,慢火肉》一文,文中最后提到了翻碗肉:“仙居有名的翻碗肉,同样诠释了‘紧火粥,慢火肉’这个原则。翻碗,顾名思义,一顿不吃完,将肉翻个面装入另外一只碗里,留待下餐继续食用。并非肉多得吃不完,而是平常百姓‘做人家’(节约)的一种表现。毕竟以前吃肉是件大事情,是归入打牙祭范围的,一般只有在婚宴、寿筵或节庆日子里,才有机会大快朵颐。制作经典翻碗肉的过程需经过淖、炖、蒸几道程序,光是文火慢炖这一道就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没个半天工夫做不出这道菜。但出锅的肉色泽诱人,红亮肉皮泛着琥珀般的光泽,肥而不腻,入口酥糯……”。至于八大碗中的海参,入选一则因为食材高档,营养丰富,二取的是子孙之意,因为“参”在台州方言中音近“孙”,寓意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发达。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4)

敲肉

下四碗是:大鱼一整条,不斩头尾,通常用鲤鱼,鲤鱼跃龙门,寓意好得胜过鱼肉本身味道。肉皮泡,将猪皮炸起来晒干,吃的时候用温水泡发,下汤尤佳。豆腐,是大块大块的盐卤豆腐,因为又大又白皙,当地叫它人脸豆腐,其实是巴掌大小,说人脸是带了民间常用的夸张手法。最后就是仙居人最爱吃的本土美食泡鲞。

泡鲞像我们临海的泡虾,但又不同。仙居的泡鲞是拳头形的,面粉团下锅油炸,里面裹着切碎的鲞(咸鱼干碎颗粒),条件好了,面粉里调进鸡蛋液,就更香了。炸好了像一只黄皮梨子,实笃笃模样,其实外脆里韧,很有嚼头。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5)

泡鲞

泡,在台州方言中多指油炸,油炸导致泡起(膨胀起来)。台州人很少直接说油炸的,炸油条说泡油条、泡天罗丝。泡油筋爪是炸番薯干。油泡,是豆腐切小块炸起来的……别看泡鲞土里土气,它可是八大碗中的“鳌头”。八大碗中代表性的一道菜,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海参或鱼胶,而是“土鳖子”泡鲞。泡鲞土得实在,土得接地气,是仙居人的心头所爱,在八大碗里排第一碗。我还记得奶奶跟我说泡鲞时的表情,是带着一种本土性骄傲和亲近感的。因为炸泡鲞耗菜油,返贫的我们自然无力承受,只有几次乡下关系最好的亲戚(比如树叔)来探望时,又恰逢大节,奶奶还会做一做泡鲞,当然是没有蛋液也没有鱼干,整一块就是加了点粗盐的油炸面饼。端上桌时奶奶总忘不了解释一下目前的窘境,条件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家都能理解的。偏我是小孩子口没遮拦,说:“奶奶奶奶,泡鲞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吃!”事后奶奶一定不忘再跟我解释并且描述一遍正宗泡鲞的做法和味道,这让我很为难,毕竟要带着想象力去品尝一种食物,对直白的小孩子来说,太具有挑战性了!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6)

人脸豆腐

光是吃太无聊,仙居人把八仙引入了八大碗,饭菜上桌一定要摆在八仙桌上,排列摆放严谨有序,虽然菜品朴实,仪式却是十分隆重,每道菜对应一位神仙:莲子对应蓝采和,海参对应韩湘子,敲肉对铁拐李,翻碗肉对汉钟离,肉皮泡对何仙姑,大鱼对吕洞宾,豆腐对张果老,而这泡鲞,对应的竟然是曹国舅。曹国舅出身皇室贵族,想来未成仙之前,过的也是钟鸣鼎食极其富贵的日子,却被仙居人用来对应最本土的朴实小吃泡鲞,看来在仙居人心中,泡鲞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啊!

【云端原创】

(作者声明:本人文字皆为原创,抄袭必究)

仙居哪家八大碗最正宗(仙居八大碗)(7)

肉皮泡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