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1)

小编用赵孟俯(赵子昂)的一句经典名言来做开场白:“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传。意思就是说学习书法笔法不容易学到,笔法的技巧千百年来审美也不容易改变,然而结构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结体当随时代,笔墨当随时代!

小编没什么文化,只读了个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放牛放羊长大,我的理解大多是半蒙半猜。下面开始讲正文了,讲的好帮我点个赞,讲的不好就当段子戏听。听了有意见,可以在评论区骂我,我还是接受的。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2)

第一:

虞世南《笔髓论》:“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生杀之权。毫为士卒,岁管任使。”

小编的理解,这里这个“管”字,应该理解为管理、管控讲。

书法的用笔,通过大脑的思考,到手到笔管,从笔管到笔毫,一级一级的递进,毛笔的笔毫级别最低,一切行动听指挥。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小结一下,毛笔书法写的不好,不是毛笔的原因,而是大脑和手指挥不当的原因。早年我参加国展培训班,国展培训班的导师,走在每个人的面前示范,好家伙,太厉害了!20多个人,每个同学的毛笔都不同,拿你的毛笔当你的面做示范,一样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书法来。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3)

第二

徐浩《论书》:“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小编的理解:学习书法一定要讲究线条的质量,线条如果没有力道就显得软弱无力,那么你把结构样式写得有模有样,也就是个松松垮垮的空架子。徐浩这位同学言外之意,中锋行笔先把筋骨立起来,结构装饰才有意义。

我小时候写字,经常被我老爸揍,老是说我是个空架子,到现在成了糟老头子还记得这句话。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4)

第三:

李世民《指意》:“宜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

李世民的这段话,说了两重意思。之一:你的心理和思维都不坚定的话,下笔肯定不够果断,也有一点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的意思。

之二:行笔应该中锋为主,要写的有筋骨,偏锋为辅,偏锋有装饰作用同中锋相辅相成。如果以偏锋为主,那字就写得很毛糙,不温润了。

小结一下,说的好就是你们理解的好。说的不好,就是小编在这里瞎吹牛。小编认为,书法没有绝对的中锋,也没有绝对的偏锋。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也不能例外。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5)

第四:

蔡邕《九势》:“凡落笔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互相映带,无使势背。”

蔡邕对段话的意思:蔡老板以上下结构举例,如宝盖头的字,要能盖住下面。如长横的字,要能承载上面的笔画。他说的重点是不管是什么结构的字,要考虑到笔顺的映带关系,再怎么变化,一定要注意重心要稳。不要违背这个原则。哪怕你字取斜势,也要考虑重心问题。

宋米芾的字多斜势,但给人感觉斜而不倒,这就是高手!

当代田蕴章、田蕴章老师,字写的很正势,总感觉少了一些趣味。喝了酒了,我又在说酒话。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6)

第五:

刘熙载《艺概》:“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

刘老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中锋行笔,换笔面而不改变中锋。例如“之”字,写横折的时候,是右边的面向前行,写撇的时候,换成左边的面向前行。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7)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8)

小编小结一下:写字要八面出锋,当代的曹宝麟教授,还有刘洪彪老师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小编手一抖,又把课件发上来了。老了手不听使唤了!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9)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10)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11)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12)

我的学生都是按下面两张图来练的,这样是不是更细一点呢?教了书法又可以吹传统文化。不能再说了,说多了露馅了,暴露了我的学识。

小编说书法,今天吹了五个小段,如果觉得有意思的话,请关注点个赞,我去买菜,吃饱了继续为大家服务!

古代书法笔法解析(古人书法用笔的诀窍)(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