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很多人度过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春节。因为疫情窝在家里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需要点特别的电影来刺激下大脑呢,咱们直奔主题,今天推荐一部好莱坞经典的悬疑惊悚片1999年的《无懈可击》(Arlington Road)。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1)

这部电影的两大主演是我非常喜欢的实力派演员,男主角杰夫•布里吉斯2010年凭借《疯狂的心》拿下奥斯卡影帝,去年被金球奖授予终身成就奖,因为出演科恩兄弟的电影《谋杀绿脚趾》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被影迷称为“督爷”。男二号蒂姆•罗宾斯可能知名度更高,《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银行家安迪激励过无数人,罗宾斯凭借《大玩家》拿到戛纳影帝,又因《神秘河》拿到奥斯卡男配角奖,就演技而言,这两位都可以称得上艺术家。不过,在这部电影里,“督爷”被“安迪”虐得有点惨。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2)

本片中杰夫•布里吉斯(左)被蒂姆•罗宾斯(右)全程压制

《无懈可击》是一部铺垫得非常长,靠最后30分钟反转剧情给观众以惊喜的电影,也是一部好人全程被反派全程玩弄于鼓掌的反套路悬疑片。前面的铺垫看似冗长,其实内涵丰富,这部电影对恐怖主义等社会问题的探索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而它在许多情节设计上是堪称心理学的实例范本。

01

电影聚焦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杰夫.布里吉斯饰演的麦克是个大学历史教授,刚经历丧妻之痛的他与十岁的儿子生活在华盛顿郊区。他的妻子原是FBI的探员,2年前在执行任务中不幸丧生,对于这对父子来说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麦克在大学里的助教布鲁克是个年轻、美丽、善良的姑娘,两人相爱同居,布鲁克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些抚慰。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3)

很快,新搬来奥力佛(蒂姆•罗宾斯饰)一家做邻,因为一次偶然事件,两家的小男孩成了死党。当这两家人的交往越来越亲密,麦可开始对自称工程师的奥力佛产生了诸多怀疑,麦克私下对奥利弗一家的背景开展调查,愈来愈多的谜团浮出水面,离真相越来越近的麦克也走上了无法回头的道路。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4)

这部电影非常善于调动观众情绪,观众和麦克一起一步步探寻奥利弗一家的秘密,带着好人或者主角一定能笑到最后的定式思维,准备等待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结尾。但当看到麦克恍然大悟、绝望地跑向自己那辆装满炸弹的红色小车时,随后的震天巨响回荡在每个观众的脑海里。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5)

好人输了,输得如此彻底。麦克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不仅成为炸毁FBI大楼的恐怖分子,还是几次连环爆炸案的替罪羊。小女友香消玉损,儿子被孤儿院收养。而奥利弗一伙在主导这一切之后,假惺惺地对麦克一家表示同情,准备卖掉自己的房子,寻找下一个猎物。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6)

这个让人喘不过气的暗黑结局,配得上它的片名,真正的无懈可击。从结尾复盘电影,我们会发现前面铺垫的线索都反映在了麦克的结局上,比如麦克在电影开始时,在大学讲台上对恐怖主义内容的激进授课方式,以及他专门研究恐怖主义,“认识所有的恐怖分子”,这其实是麦克为了亡妻开展的研究,但事后却成不明真相的大学同事和学生们将他与恐怖活动联系起来的依据,成为警方怀疑麦克炸毁FBI大楼的作案动机之一。

就气质而言,《无懈可击》和《一级恐惧》(1996)、《心理游戏》(1997)以及2007年的《破绽》有相似之处,但就精妙而凶狠的结尾而言,就算在类型百出的好莱坞都不多见,这也是这部20年前的老电影的特殊价值所在了。

02

麦克从一开始就被奥利弗一伙做局,这种请君入瓮不但是智力的对抗,也是心理层面的较量,毕竟麦克也是高级知识分子。麦克的弱点在于他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经历,这些显然是奥利弗做背景调查所掌握的信息,也重点从这里下手。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7)

麦克为何好奇心如此重,以至于孜孜不倦地去翻一个邻居的老底,这来源于窥探欲、控制欲和安全感。好奇心是人所共有的,但是麦克的好奇心显然比一般人要高,妻子在执行任务中的死,一直让他无法释怀,他是研究反恐课题的专家,对相关事务有高度的敏感,奥利弗用那张工程图不断试探麦克,留下更多的破绽和暗示,终于把麦克心甘情愿地请进“局”里。窥探欲、控制欲和安全感是相辅相成的:

“窥探欲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容易产生没有安全感的行为,控制感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得到安全,通过控制来实现内心的安全感,使自己有所依靠,越是看到难以看到的东西,就越是有满足感、成就感。”

选定好麦克作为目标后,从后续剧情得知,奥利弗已经准备了半年之久。为了快速的搭上麦克一家,他选择了一个和麦克差不多的家庭结构,一样的白人中产家庭背景,父母儿子相仿的年纪,奥利弗和妻子从外貌上看起来简直“人畜无害”,从一开始就能获得麦克一家的认同感。这也是心理学里的首因效应

“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

在麦克离真相越来越近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被诱拐,女友因不明车祸被害死,这让他方寸大乱,失去了自己的专业思考能力。奥利弗施展苦肉计被麦克痛扁一段,言语刺激麦克失去了理智,完成对麦克的最后一击。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8)

在结尾,麦克之所以成为悲催的背锅侠,也源于奥利弗团伙利用了执法部门、媒体和观众的心理定势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有非常戏剧性的差距”

在这部电影里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大的层面上,善与恶的不可分离性这种主题是三天三夜也讨论不完。以上只是我个人见解,不对的地方读者们可以一笑了之。

03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富兰克林•罗斯福

《无懈可击》被影评人认为隐射了1995年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大爆炸。这起美国所遭受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导致168人死亡,数十亿美元经济损失。凶犯是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此后数年,关于真正的凶手和背后的动机美国媒体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论,因此《无懈可击》在这个背景之下拍摄上映,导演的艺术野心不言而喻。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9)

真相是什么?简单来说是一种社会认知。就电影来讲,FBI总部大楼被炸毁,公众第一时间需要答案,执法部门需要挽回声誉,美国政府需要公众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有诸多嫌疑和线索都集中在了麦克一个人身上:装有炸弹的小汽车是他的,奋力冲进停车场的是他,前妻曾是FBI探员因为上级的指挥失误而丧命,其本人又是研究恐怖主义的专家,同事和学生们觉得他对恐怖主义有某种狂热,所以,这是一起自杀性报复事件。这样的解释看上去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即使有一些疑问,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只能作罢了。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10)

在新闻资讯爆炸的年代,公众既热衷追逐热点也很快厌倦,在得到一个颇为合理的答案后,大多数人又转向下一个热点了。我个人认为导演全片都在讲述一个主题:真相取决于你获知信息的渠道,真相取决于你相信什么。麦克是追寻真相的人、奥利弗是掌握真相的人,民众是得到真相的人。公职部门则是这三个角色的综合体,它们才是真正掌握真相的人。

奥利弗的动机,虽然片中用税务大楼爆炸案作为背景做了些介绍,但显然说服力不够。他更像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代表着一群人。正如俄克拉荷马大爆炸的真正动机一样,可能只有时间给与答案了。

电影心理推理片段(影帝被男配全程压制)(11)

从剧情上看,《无懈可击》并非真的无懈可击,还是有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导演为了制造戏剧化结尾,把FBI写得太弱而奥利弗一伙塑造得实在过于强大,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足够建一个新的美国了。还有,整个事件最关键的点是麦克一定要追上那辆车、一定能冲过FBI守卫森严的门禁和哨位、最终停在停车场,这其中的变数之多,以至于后面能实现看起来比较“玄学”了。

不过瑕不掩瑜,《无懈可击》仍然是一部很好看也值得我们思考的好电影。在电影拍摄2年后,911事件爆发,反恐成为全球的重要命题,从这个角度看来,这部惊悚片不但有个惊悚的结尾,更是个惊悚的预言。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