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还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他之所以能取得超越其他造反兄弟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说因为他比一般的造反者更有文化。换个说法,张献忠更了解怎么跟文化人打交道。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1)

所谓文化人,指的就是大明官员。由于业务往来频繁,双方长期进行人员消耗,可以说都对彼此咬牙切齿。但是形势逼人强,毕竟当时还是大明的天下,张献忠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需要政府接济一把。抱着这种态度,张献忠在一生的造反事业中投降了不知道多少次。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2)

张献忠最后一次投降发生在谷城,当时又遇到了造反事业的低谷阶段,恰好招降的熊大人老实巴交不像个聪明人,于是张献忠主动投降了。其实所谓投降,多少也是需要个仪式的,至少也得交割一下军事管理权。张献忠本着对兄弟负责的原则,坚持要照顾兄弟们起居饮食,不想住得太远。熊大人无可奈何,只能妥协,结果熊大人无所事事,只能天天给领导打报告报平安。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3)

张献忠相对忙一点,他安排手下铸造兵器整饬粮草。最出人意料的是还请了个私塾先生来给士兵们普及军事理论教育,据说教材还是华夏版的《孙子兵法》。从这个角度讲,张献忠在为非作歹的道路上可以说绝对是天赋异禀。有了吃有了喝,顺便普及一下军事理论,张献忠乐此不疲。在静养期间还明目张胆的跟老同事李自成联络感情,熊大人听说了死活不相信。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4)

过了几个月,张献忠太平日子过够了,就开始了最后一波造反活动。这次起兵他先把负责看管自己的几个地方官干掉,然后就收拾包裹上路了。据说出发前还特意书写大字报供述了自己近段时间对大明官员的贿赂情况。这份报告贴出来,那还要不要人活了,最尴尬的自然是熊大人。熊大人原本在两广看热闹,因为自视甚高跑来招抚起义军,结果农民军还没收服好,自己这边炸锅了。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5)

结果可怜的熊大人,不久后就被皇帝收拾了,张献忠开始跟杨嗣昌唱对手戏。不得不说,杨嗣昌虽然是高学历的大学士,但是我们半文盲张献忠一点也不怯场。当时杨嗣昌拿出十面埋伏阵型,张献忠估计猜不着他这古怪的阵型,只能溜之大吉。好在张献忠虽然不懂阵型,但是听闻杨大学士的阵型很厉害,于是三下五除二拔腿就跑。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6)

如此看来,遇到了真的文化人,似乎张献忠的鬼把戏就失灵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张献忠不仅了解文化,还洞悉人性。当时追赶他的除了杨嗣昌,还有左良玉和邵捷春,为了避免三面受敌张献忠很快进了四川,开始继续和官僚打交道。他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白自己和左良玉双方兔死狐悲鸟尽弓藏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然后趁着左良玉没反应过来就偷袭了邵捷春的队伍。很快瓦解了杨嗣昌的战略布局。

家事张献忠有多残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7)

杨嗣昌最后无可奈何,也拿出了手段开始诱降农民军。据说他曾明码标价贴出张献忠的通缉悬赏金,可是不几天张献忠就派人在杨嗣昌的根据地写上了他自己的价码。如此这样搞下去,杨大人气得生了病后来日益严重撒手人寰。张献忠后来再接再厉,与李自成遥相呼应,一度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当了一把大西政权皇帝。想想一个兵痞有如此本事把一些官场大佬玩弄于鼓掌之间,可见读书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