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逆北

01年幼法老的唯一监护人

在古埃及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女法老,她的名字叫做哈特舍普苏特(Hatshepsut)。在男性垄断社会政治权力的环境中,哈特舍普苏特能够以一个女性的身份登上法老的位置,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

虽然说在她之前,也曾出现过两位女性法老(古埃及的第三和第六王朝),但是这两位女法老执政时间短暂,却多被后人视为是“不祥之兆”。因为在这两位女法老在位时期,埃及内部矛盾重重,奴隶起义不断,外部则有周围游牧部落侵袭,埃及王权衰弱,无力应对,因此,女性担任法老虽然有迹可循,但是却没有成为哈特舍普苏特问鼎至高权力的助力。

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绝色美人上位古埃及)(1)

但是,哈特舍普苏特成功了,而且执政时间长达二十年。如果我们再观察她的政治经历,将会发现,她不啻为古埃及新王朝的“武则天”。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先,和武则天利用太后身份操纵唐朝中宗、睿宗皇帝一样,哈特舍普苏特一开始也是以法老的“法定监护人”身份来出任摄政,好心安理得的掌握主要权力。这里面原因很简单,她的丈夫、前任法老图特摩斯二世与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一样,都是体弱多病早逝,继任法老的儿子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二世与王妃所生)年幼,仅仅十岁,根本没有驾驭内外政局的能力,因此,作为新法老的姑妈、前任法老的王后,哈特舍普苏特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隐形君主。

02问鼎法老至高权力

哈特舍普苏特并不满足于此,她的权力欲远远不止于代替法老施政那么简单,而是要去自己当这个王朝名正言顺的君主。可是,他的侄子图特摩斯三世迟早有一天会长大成人,逐步收回自己曾划分出去的合法权力,那时候,哈特舍普苏特如果再不交权,将会成为“众矢之的”,政治生命趋于消亡。

因此,和武则天废掉唐朝皇帝、自己取而代之开创“武周政权”相似,哈特舍普苏特也在极力为自己营造埃及人心皆向着自己,好尽快赶在小法老长大之前,抢先一步登上法老的位置。到那时候,她便没有什么好顾忌得了。

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绝色美人上位古埃及)(2)

(图特摩斯三世像)

挡在哈特舍普苏特通往法老位置前面的,是支撑新王朝的军政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按照其职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个是军功贵族,在中王国时期被称为是“涅杰斯”。他们很多人之前可能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但却通过对外征战等方式获得了显赫的声名。这批人渴望向西亚和努比亚(即今天的苏丹)扩张,好攫取更多的财富与权力。

另一个是古埃及的祭司集团,我们都知道,古埃及的宗教文化在现实政治中影响极大,埃及人崇拜阿蒙神(即太阳神),而负责沟通阿蒙神与平民之间交流、以遵从神的意旨行事的,便是庞大的祭司集团,他们掌握着数量可观的地产,以神庙为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这批人与军功贵族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但其原因大多离不开如何划分手中的政治利益。

现在,哈特舍普苏特要想高升一步,就必须稳住这两股力量,让他们至少默认自己成为法老的事实。哈特舍普苏特没有征战四方的欲望,也无暇去研究,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利用宗教来为自己登上法老高位造势。这个相对来说最简单,也最有效。毕竟,在当时的埃及,很少有人会不敬畏阿蒙神的权威。

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绝色美人上位古埃及)(3)

哈特舍普苏特正是考虑到此,于是决定将自己神化为阿蒙神的孩子,而负责编撰出阿蒙神与哈特舍普苏特之母交媾过程的任务,则落到了祭司集团的身上。根据考古发现,新王朝的神庙尖顶碑和壁画中,都有关于阿蒙神为哈特舍普苏特生父的内容,这些内容多出现于哈特舍普苏特登上法老位置前后。而促成祭司集团主动伸出援手,愿意把哈特舍普苏特捧上法老高位的根本动力,则是哈特舍普苏特满足了祭司贵族对土地和奴隶等财富的要求。

与此相对,一部分没有得到哈特舍普苏特“酬劳”的祭司贵族和军功集团,则变成了新政权的潜在敌对者,日后,他们将在迎立图特摩斯三世复位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便又有些类似于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归政于李唐皇室了。另外,比较巧合的是,武则天为巩固权力,也曾经从佛教势力中寻求支持,欲把自己打造成为弥勒佛转世等。宗教文化与政治权力,果然有不解之缘。

在祭司集团的积极运作下,哈特舍普苏特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法老高位,至于尚且年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则被转移到一个神庙中监视起来,让他远离政治中心。不过,哈特舍普苏特也不想把事情做绝,图特摩斯三世的生命得到了保全,日后,他将利用新王朝前任法老们积攒的财富,发动二十余次对外征服。

03执政成败及她的身后事

在政治和军事上,哈特舍普苏特是比较理性的,当她成为法老后,针对叙利亚和努比亚等周边地区的战争被叫停,古埃及的民生经济迎来了难得的恢复时期,与此同时,祭司集团则疯狂聚敛土地,与军功贵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扩大。

在经济上,哈特舍普苏特虽鼓励兴修神庙和颂扬自己声名的石碑,但也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对于海外贸易,哈特舍普苏特也颇为热衷,曾经派自己的宠臣率领庞大的船队沿着红海沿岸去与其他地区开展商贸交流。这样的由官方主导的经济活动当然不必过度解读为是有益于民生,但也的确拓展了埃及人对外界的认知。总体来看,哈特舍普苏特在位的二十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老百姓过得相对安定。

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绝色美人上位古埃及)(4)

(反映哈特舍普苏特在位时期社会景象的壁画)

可是,到哈特舍普苏特执政的第二十个年头上,她的名字和图像却突然从神庙等建筑中抹除,她本人也从古埃及的政坛“蒸发”掉了。

这一年,卧薪尝胆已久的图特摩斯三世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力。有人猜测哈特舍普苏特之死与图特摩斯三世有关,但无论如何,古埃及新王朝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古埃及产生了诸如图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武德充沛”的战争霸王,他们建立并暂时巩固了埃及在西亚两河流域的霸权,让整个西亚都颤抖。

这样的“丰功伟业”相比于哈特舍普苏特执政时期毕竟要“光辉耀眼”,但却也可能是古埃及底层百姓的噩梦。不知道处在“盛世”中的埃及人,是否会去怀念哈特舍普苏特在位时期那宝贵的和平呢?

参考文献:

王海利《埃及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英)乔安 弗莱彻《埃及四千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英)查尔斯 弗里曼《埃及、希腊与罗马:古代地中海文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