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上标题里问题的答案:(1)汉语口语里“晌午趖”,是过了中午太阳偏西下移,这是“趖”的本义,所以准确用字就不能写成晌午“错”(2)关于“走”相关的字,仅《说文解字》记载就有87字,《汉语大字典》所载更是有333字之多详情见内文,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说文解字收集九千多个汉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文解字收集九千多个汉字
先奉上标题里问题的答案:(1)汉语口语里“晌午趖”,是过了中午太阳偏西下移,这是“趖”的本义,所以准确用字就不能写成晌午“错”。(2)关于“走”相关的字,仅《说文解字》记载就有87字,《汉语大字典》所载更是有333字之多。详情见内文,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01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与上一课一样,此六字几乎全部是生僻字,因此内容同样枯燥无趣(这是文字课程的特性,时时会有背字典的感觉),请耐心坚持,“走”部汉字中,这样的汉字不少。
把走部的概述放在今天课程之前:“走”字作为部首,称“走”部。因为走字多在字的左下边,又称走字旁。“走”部在在现代汉语201部首检字法中依然保留。“走”部中的字多与行走的动作、姿态有关系,如“赴、趋、赶、起”等,“走”也作音符构成形声字,如“陡”。《说文解字》共有走部汉字87个,《汉语大字典》有333字,其中包括异体字,繁简字等。虽然其中的生僻字大多已不再使用,但至少说明古人为了描摹走的姿态和状况真是煞费苦心。今天要说的六个字全部是生僻字,如下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䟉(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为<走 蜀>)。读音有两个:
(一)zhú。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䟉,行貌。从走,蜀声。读若燭。”形声字。本义是行走的样子。徐锴《说文系传》:“每步举足之意也。”就是抬脚走路的样子。
本义之外,䟉又指小儿走路的样子。《玉篇.走部》:“䟉,小儿行貌。”《字汇.走部》:“䟉,小儿行也。”
(小儿走路的样子)
未见典籍应用实例,故不举例。
(二)shǔ。读音出自《集韵》,意思是跳。《集韵.燭韵》:“䟉,跳也。”亦未见典籍实例。
䟉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䟉字的小篆写法)
2、䞪。(大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为<走 匠>。读jià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䞪,行貌,从走,匠声。读如匠。”形声字,本义是行走的样子。钱坫《说文斠(jiào,同“校”,校正)铨》:“䞪,张守节云:‘古本《史记》凡匠皆作䞪。’读为匠者,如今俗读跄同也。”
【猜想】读音同踉跄的跄,很有可能字义也训作“跄”,即走路不稳的样子。依照许慎字义归类的排列方法,上一个字是小孩子走路的样子,这个为走路不稳的样子,归在一起很合适。
(小儿走路不稳之貌)
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䞪字的小篆写法)
3、<走 叡>(GBK字库无此字,大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为<走叡>)。读音有两个:
(一)xú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走貌,从走,叡声。读若紃。”形声字。本义是走的样子。徐锴《说文系传.走部》:“,走貌。”
(二)xuàn。读音出自《广韵》。意义有两个:(1)走,奔跑。《玉篇.走部》:“,走也。”唐代张元一《嘲武懿宗》:“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武懿宗不是某个皇帝,他的名字就叫这个,他的祖父武士逸是女皇武则天的伯父,其父武元忠,高宗时官至仓部郎中。武懿宗性情残暴,善于诬陷别人;加之其身材短小,腰背弯曲,相貌丑陋,为世人所不齿。但他却靠其姑母武则天的提拔,步步升官进爵,尊荣无比。后来武则天称帝,武懿宗被封为河内郡王,之后累迁济州长史、左金吾大将军,说是将军,他曾经率兵讨伐契丹,但是听说契丹兵在附近之后,不敢接近,急急就率兵逃走,张元一这首诗,就是嘲笑他逃跑时狼狈仓皇的样子。你想,再不济也不有骑猪跑啊!
不过,国外也有骑猪为乐的例子,如英格兰的这位男子:
(1903年,英格兰的骑猪男子)
(2)大。《集韵.线韵》:“,大也。”
【猜想】依照字序,这个字的走路的样子也不会很好看。或者就是比较狼狈的样子,否则诗人也不会特别用这个字来形容武懿宗了。
<走 叡>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字的小篆写法)
4、<走 蓟>(大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显示,GBK字库无此字,字形为<走 蓟>)。读音为ji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蓟>,走意。从走,蓟声。读若髽(zhuā,发髻。)结之结。”形声字。本义是走意。除《说文解字》有载外,不见其他典籍有记载。
本义之外,还指走的样子。《广韵.屑韵》:“<走 蓟>,走貌。”亦不见其他典籍记载。
<走 蓟>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 蓟>字的小篆写法)
5、<走 囷>(大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显示,GBK字库无此字,字形为<走 囷>)。读音有两个:
(一)yǔ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走 囷>,走意。从走,囷声。”形声字。本义是走意。除《说文解字》外无其他典籍记载此义。
此外,另训为走貌。《广韵.吻韵》:“<走 囷>,走貌。”
(二)qūn。走。《集韵.焮韵》:”<走 囷>,走也。“只能存疑。
以上这些解释为“走的样子”的字,具体是怎么走的,查不到任何资料。我们只能想,走路的样子太重要的了,它反映一个人的学养、气质、性格,所以古人们创造了这么多关于走的样子的字吧。
(模特们在走路)
<走 囷>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 囷>字的小篆写法)
6、趖。读suō。《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趖,走意。从走,坐声。”形声字。本义是走意。除《说文解字》外,其他典籍不见此意义的记载。
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1)走貌。《玉篇.走部》:“趖,走貌。”除《玉篇》外亦不见其他典籍此意义记载。
(2)指太阳星辰偏西下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趖,今京师人谓日跌为晌午趖。”晌午趖的说法,现在在北方口语中仍多有此用法,汉语口语里“晌午趖”,是过了中午太阳偏西下移,不过很多地区多用“错”字,即晌午错(cuò)。在古汉语里,这个字算书面语,比如五代欧阳炯《南乡子.十三首》之七:“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明代汤显祖《南柯记.闺警》:“军妻姥姥,这些老婆;军余舍舍,这些小哥;斗儿东唱到参儿趖。”这是指的是星辰的偏西下移。斗和参都是星辰。《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王太太)又慢慢梳头、洗脸、穿衣服,直弄到日头趖西才清白。”也是这个用法。
因为口语的原因,晌午趖,很多文学作品里写做“晌午错”,比如《红楼梦》第十五回写元春省亲的接待场面:“里面的堂客皆是凤姐张罗接待,先从显官诰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错时方散尽了。”这里的晌午大错,其实如果用字准确,应当是晌午大趖。
(远树趖晚日)
(3)走疾。《广韵.戈韵》:“趖,趖疾。”《龙龛手鉴.走部》:“趖,趖疾也。”走得很快的意思。
趖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趖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01,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