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校长说的话(推荐窗边的小豆豆)(1)

亲子关系其乐融融

春节期间,姐妹聚在一起免不了会聊孩子聊教育。

老三说她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说在学校里上课时想妈妈都想得哭了,问妈妈,你就不想我吗?妈妈说上课你好好听课啊,想妈妈干啥呢?然后老师经常反应她儿子上课老走神,字也写得很浮躁,根本静不下心来听课或做作业。刚上一年级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掌握程度大概在80%左右,还有20%就在走神和慌乱中溜走了。

老二她的小女儿,也是刚上一年级,对学校的各种规矩就是不适应,学习不上心。班主任上了两堂课就义正言辞地告诉家长,你女儿是没有听课能力的,我教了那么多年的书,会不会听课,上一堂课就知道了。

天哪,这些都是什么老师啊!哪有这么快就给一位刚上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贴这些负面标签呢?都说人生只有盖棺才能定论,7岁的小朋友,人生都还没开始呢,就这样草草地下结论了。作为老师,难道不知道这样随意贴标签,将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吗?

我推荐她们看《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这里面有值得所有老师、家长和孩子都看一看最真实孩子的心声。它是由日本作家、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黑柳彻子所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上课捣乱走神(没有听课能力)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窗边的小豆豆校长说的话(推荐窗边的小豆豆)(2)

值得家长、老师、孩子一起读的书

里面有几段话,特别值得我们做家长的铭记和回味。

“校长先生不停地对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到现在,这句话是怎样激励着我、支持着我啊!它对我的鼓舞无法估量。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就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孩子在他漫长的人生中,会有无限的可能。碰到一位好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也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啊!既然这样,那么就让我们父母自己努力学习,尝试来做孩子的小林校长。在孩子的童年时光,给他播下一颗善良的、具有伟大的、深远意义的生命种子。

儿童教育先行者李跃儿说:孩子是一颗蕴含生命力的种子,它有自己的发展使命和成长方式。

不同的种子,其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方式都不同,如果不能顺应天性自然而然发展,被人为破坏的话,孩子就无法成长为理想的人。可我们做家长总少了那份定力,被现实所随波逐流着。等一个循环过后,回过头来时,很多时候发现家长和孩子都失去了初心和灵性。

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尊重天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把自己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那么我们和孩子都将会是人生赢家。

窗边的小豆豆校长说的话(推荐窗边的小豆豆)(3)

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