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父母眼中是天赐的礼物,一家人当然对宝贝疼爱有加,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ta。盼啊盼,孩子开口说话了,第一声“妈妈”,第一次叫“爸爸”能把父母高兴坏了,认为自家宝宝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娃娃。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自愈(语言发育迟缓是否可以被彻底治愈)(1)

有些家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宝宝一岁时没有张嘴说话,甚至到了一岁半都只能咿咿呀呀的,说不出一个词汇。盼到孩子终于能叫爸爸妈妈了,别人家的娃娃早就能说整句话了。按照语言康复学看说,这种情况就是语言发育迟缓。

我们在以往的文章中不止一次介绍过语言发育迟缓,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童发育性障碍,每10个孩子里就最少有1个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症状的。可喜的是,大多数语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消失

很多家长——尤其是家中祖辈老人认为语言发育迟缓算不上多严重的问题,孩子长大上学了自然就痊愈了,甚至秉持着传统的“贵人语话迟”的观念,结果只能是耽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正期,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自愈(语言发育迟缓是否可以被彻底治愈)(2)

另一些家长更是急得火烧眉毛,四处寻医问药,想找到能让孩子彻底摆脱语言发育迟缓的神丹妙药,盲目轻信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的虚假夸大宣传。

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那么家长在发现宝宝有语言发育迟缓迹象之后,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语言障碍,并不存在“治愈”一说。

造成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智力低下、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等生理因素,还有语言环境不良、语言教育迟滞等后天环境因素。根本上说,语言发育迟缓不是流感、外伤这样的常规疾病,不用进行药物治疗,也不使用恢复器械,所以并不能说是“治疗”,更不能说会不会“治愈”了。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自愈(语言发育迟缓是否可以被彻底治愈)(3)

我来说一下语言发育迟缓的基本表现,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治愈”不能来表述语迟了:

孩子说话时间晚,一般晚于普通儿童半年以上

词汇量少,无法正确说出某些食物的名称

语法知识缺乏,语言逻辑混乱

口齿不清,发音不准

语言理解能力差,不能理解词汇、语句的意义

交流能力缺乏,常有回避同龄人的动作

这下看懂了吧,以上罗列的语言发育迟缓症状哪一条都是无需药物干预的,都是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训练的。如果家长看到网络上或者大街上有宣称“xxx仪器/药物专治小儿语言问题”的广告,请多长个心眼吧,那些东西十有八九是骗人的。

2-5岁是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他们的语言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当然,科学、正规的语言机构在进行矫正之前都是要做语言测试的,看一下孩子属于哪种语言障碍,是哪些音节发不准,语言理解有没有问题,语法知识是否为正常水平等。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自愈(语言发育迟缓是否可以被彻底治愈)(4)

总的来说,语言发育迟缓属于语言障碍家族排名前三甲的儿童发育问题,虽然高发却也容易矫正,前提是家长必须能及时发现孩子语言能力的异常,不走弯路,对孩子负责,同时也是对整个家庭负责。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