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家》大结局,带给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潘贵雨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没有善待女儿房似锦,对儿子房家栋真的善待了吗?

在重男轻女的成长环境下,儿子房家栋被从小被灌输:“家里的钱应该都是我的。”只因为他是男孩,就可以使用全家人包括姐姐房似锦赚来的钱,而且心安理得。妈妈潘贵雨的重男轻女思想让他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可以说,潘贵雨没有善待房似锦,也没有对房家栋多么好!

母亲潘贵雨的穷人思维影响了房家栋

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行为的捧杀

重男轻女的家庭认为男孩就是尊贵的,因为男孩可以继承香火。继承香火这件事情又是不用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那么,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男孩就被灌输:你什么都不用做就比女孩强,所有的姐妹都是我的衬托,她们赚来的钱和家里所有的钱都是我的。我只因为是男孩就可以心安理得享有所有的一切,根本不必努力。这样的想法在重男轻女家庭中根深蒂固。这也就是为什么潘贵雨要的理直气壮、房家栋用的心安理得。

同样的,我们看《都挺好》中苏明成,他认为自己的啃老行为理所应当,而舅舅拿姐姐的钱更是天经地义,当妈妈赵美兰去世,舅舅拿不到钱就耍无赖,带着老婆孩子住到姐夫家里,不给儿子上学的钱就不走。依仗的也是因为自己是男孩,自己的孩子也是男孩。

《欢乐颂》中樊胜美的爸爸妈妈用同样的原因来榨干樊胜美,哥哥年近四十,仍然可以事事依靠妹妹,甚至嫂子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是将来他们的儿子也是依靠樊胜美的。这些都是重男轻女的家庭用思想和实际行动捧杀的男孩,长大后无一例外形成了典型的穷人思维。

父亲作为“男人”形象的缺失和“父亲”职责的缺位

不管是《安家》还是《欢乐颂》《都挺好》,这三部剧中的父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窝囊”,表面上看是“妻管严”,实际上他们也是从祖辈延续下来的穷人思维的被害者。

这三位父亲,在看到女儿受妻子的压榨时,不敢或者不愿站出来为女儿说话,说明他们的心底是认可妻子重男轻女行为的,这既助长妻子的嚣张气焰,又打击女儿对温暖家庭的向往,最严重的时给儿子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反面形象。

我们看苏家两个儿子、樊胜美哥哥,都是在妻子面前大男子主义严重,但又都不能真正成为家庭的主心骨,这就是父亲形象的缺失造成的后果。男孩子在3—6岁期间非常渴望得到男性的指引,在6-14岁期间才逐渐向男人进军,这时候父亲的指责就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男性形象,很遗憾,这几位爸爸都没有,导致他们无所适从,只能从母亲身上寻找慰藉。长大后,自然不能担负起男人的职责。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1)

三位父亲

男孩子自己思维的惰性

都在说原生家庭的恶,有本书叫《原生家庭》,英文名字狠一些叫《有毒的父母》,其实叫“问题父母”就可以了。之所以叫到有毒父母,是人们认为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心理的问题都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与自己没有关系,这也是思维的惰性。

我们都在原生家庭出生长大,但是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后来的人生也不同。我们看房似锦和苏明玉,都是勇于抗争,力争上游,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他们的心底仍然存在创伤,但是已经可以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和自己,更是勇敢接受徐文昌和石天冬的爱,这些都是他们打破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开启另一番境界的努力的结果。

房家栋自小被灌输男孩子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好逸恶劳得理直气壮。于是他大学毕业不去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仍然用哭穷卖惨的方式希望姐姐继续还房贷;爷爷去世后害怕姐姐不管自己,追出去也是利用姐姐残存的那点小时候的善意来道德绑架房似锦;甚至结局时也是来投奔姐姐,开头第一句就是:我姐夫是徐文昌。他虽然接受了大学教育,但骨子里的穷人思维如影随形,让他宁愿动脑子怂恿妈妈压榨姐姐,也不愿意思考自己可以怎样改变现状。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2)

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男孩大多好逸恶劳

穷人思维

看到这样一个视频《那就是穷人》点出穷人思维的本质就是:不上进。

持有穷人思维的人在骨子里的认知就是:我就是这样了,我无力改变世界,也无力改变我自己。他们的固化思维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宁肯熬夜追剧看小说,也不会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改变自己生活的事情。在居家三个月的时间里,有的人三个月一分钱也挣不到,他们想的是:大环境就这样,都在家不能出门挣钱,我能怎么办啊?于是,继续心安理得歪在床上追剧打游戏。

反应在工作中就是得过且过,只要能领到可以维持生活的工资就可以了,绝不会为了工作去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我听到最好笑的一件事就是:招商部主管带领年后刚招来的一名助手准备招商工作,主管让他做个美篇,以便宣传。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说:“我不会,也不学,学会了这个活就是我的了。我不才不干呢。”不知道是这位助手情商低还是后台硬,总之,他认为我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继续学习。

反应在思想中就是固化思维,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既不感恩也不善良。如果和这样的人闹了矛盾,他们绝对会记仇一辈子,因为他们会认为你就是坏蛋。即使你主动去和他们和好,他们也会认为你要么别有所图,要么另有坏招。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做出改变,生活的圈子会越来越小,路会越来越窄因为他们用固化思维看待的人会随着经历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

最好笑的持有是穷人思维的人,并没有因为穷限制了想象,而是想象力十分丰富。不知道大家听过那个晚上做梦中的夫妇,因为讨论如何分这还没有得到的钱而大打出手,其中一方还被踹下床的笑话。奇怪的是他们想的很多,做的却没有几个。晚上想的路有千万条,早晨起来还是走那一条。所以他们缺的绝不是想法,而是执行力。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3)

一旦接受了薪水,大脑就停止思考。

穷人思维是怎么养成的

潘贵雨用重男轻女的思想养成了房家栋的穷人思维,更多的父母是用错误的金钱观和育儿理念养成了孩子的穷人思维。

父母心疼孩子,害怕孩子受到外界的打击和伤害,将孩子保护得胆小怕事。

在孩子小的时候,害怕被热水烫到就不让孩子接触暖瓶;害怕孩子跌倒就尽量多的抱着孩子;害怕被拐卖就不让孩子和外界接触……这些都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缺乏冒险精神,长大后就是典型的不上进表现。

家长以为这是在保护孩子,孰不知恰恰是这样的行为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他看不到外面世界的危险,长大后认不清坏人披着的外衣;他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不能勇敢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也看不到外面活力,家长的保护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认识:失败了会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畏手畏脚,狭窄的眼界和虚弱的勇气让他们抓不住已经到了眼前的美好,这样循环下去,他们更不敢做出任何改变,也就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父母为教育孩子节约金钱而哭穷,让孩子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

当今社会,没有钱是将会很难,但是只有钱,没有合理的金钱观才是万万不能的。有的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大手大脚或者仅仅是为了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就开始哭穷:“咱们家没钱,我和爸爸辛辛苦苦赚多少钱,你看又要买房子,又要供你上学……”用道德绑架和哭穷来试图阻止孩子乱花钱以及养成金钱观念,往往造成孩子自卑,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来,参加班级活动像春游啊什么的也不敢去,去了有谨小慎微,长大以后就是那种排队买鸡蛋的一类人了,他们会认为时间不值钱,钱才值钱。他们会学一门手艺去赚钱,而不是通过思考去赚钱,因为这门手艺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不能带来安全感的活动统统拒绝。这也是持有穷人思维的人会有一份工作,但是赚不到大钱的原因。

父母懒散不上进给孩子穷人思维的榜样。

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即使父母嘴上说要上进,要努力,但是你对工作没有激情,回家就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懒散样子就是给孩子一个负面的示范。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是最忠实的观众,你的一切行为而不只是语言都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烙印,所有的这些都会形成孩子的性格。他在多年以后会重复你的动作和思维,哪怕他不愿意,哪怕他现在瞧不起你。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4)

玩手机的父亲

用成长型思维代替穷人思维

《安家》结局时,房家栋来到徐文昌创业的地方来找姐夫,这还是穷人思维的表现。那么怎么才能改变穷人思维,或者给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呢?

哈佛大学塞德希尔教授一生致力于钻研“穷人和贫穷的本质”,他提出 “稀缺心态”。

长期“穷”的人会被改变形成稀缺心态,进而改变思维方式、影响行为方式,最终形成穷人思维。这种思维会让“穷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就是越穷越保守陈规,就一直穷下去。

视频《你为什么是穷人》也在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当你接受薪水的时候,就停止了思维,你就是穷人,并且一直穷下去。

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改变思维的方式首先突破认识上的局限。

突破认知局限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李嘉诚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看书,他曾这样说道:

“知识并不能决定你一生财富的增加,但你的机会一定会增多,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出路。”

勇敢尝试新鲜事物,保持自己一颗鲜活的心。

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都是陷阱,即使是陷阱也是花钱买教训。遇到能提升自己的事一定要勇敢迈出一步,大胆尝试,失败都不可怕,尝试又有什么好怕的。

对于0---6岁的孩子我们要用成长型思维的教育:

鼓励孩子探索世界

小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正是探索世界的好时候。我们大人可以帮着做好保护,但是不能阻挡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多带孩子出门看看大自然,认识外面世界的美丽;多带孩子串串门,认识别人不同的思维和做事风格;多带孩子做运动,运动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有更多面对危险的勇气。

同时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我们不可能带孩子走遍世界,读书可以。在书中见识到不同的风景和人物,孩子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人文地理的差异性,就不会少见多怪,对新鲜事物的包容度就高。多读书的孩子眼界开阔,思想也会随着阅读面的增长而增长,将来也就不会局限于一点一滴的蝇头微利,不斤斤计较的孩子格外大气,也更容易吸引和包容很多的朋友。

爸爸妈妈的教育缺一不可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双方都有不可推卸也不可取代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工作忙或者其他理由缺席孩子的成长。只有爸爸妈妈都关注的孩子,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将来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看到孩子的努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多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比如:孩子搭积木搭出了城堡,可以说:“你认真做事的样子真可爱。”或者说:“你能搭出这样庞大的城堡,肯定在搭的时候十分认真。”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就愿意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那么,孩子形成的就是成长型思维,他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积极上进。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5)

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事和好看的景

另:

不给孩子养成“穷人思维”并不是让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更不是随意使用钱财。最近网络上,孩子玩游戏、打赏主播时一掷千金,恰恰说明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他们错误的认为有钱就可以随便花,而我们看洛克菲勒,他对给服务员一美分消费还是两美分小费都要斟酌,那才是正确合理使用金钱的态度。穷也好,富也罢,关键是我们支配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支配。家长贫穷可能是一时,让孩子心穷则会害了孩子一世。

潘贵雨临终前说出房家一秘密(潘贵雨对房似锦不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