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车溪乡飞云寺简介
一、飞云寺介绍
飞云寺,始建于唐朝时期,旧称“黄沙峒”、原名“黄禅寺”,座落在梅江河畔,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乡同辉村境内的车头嶂人形岽背半山腰,来龙绵长,重峦叠嶂连绵起伏,气势磅礴,滔滔梅江水宛若玉带自西向东,从寺前山脚下的寒信峡蜿蜒而去,寺院坐西南朝东北,立未山丑兼坤艮,左亥壬方进气,右走卯口,离县城38.2公里,此嶂岽脉四周约十公里,这里山水宜人,环境幽静,树木葱绿茂密,翠竹挺拔清秀,风景秀美满山野,气候凉爽宜人,今当地人叫“车头嶂”、“飞云山”。
据兴国三僚史料记载:杨筠松,四十五岁,因巢之乱,携秘籍弃职离开京都云游天下,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三月,杨筠松(救贫)至虔州(今赣州)行于都县黄金乡崇贤里(今车溪乡),长居在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崇贤里黄禅寺,创立“赣派”地理文化之作。又据三僚史料记载:三僚开基祖曾公文辿,祖籍于都县曲洋(今葛坳乡)小源村,兄弟三人,文辿排行第二,自幼习读诗书,曾隐居在黄禅寺,一晚,曾公早早入睡,睡梦中曾公路遇惊险,惊吓之余切,发现自己有彩霞护体,安然度过险关,梦醒,曾公文辿喜不自胜,果不其然,次日,杨公筠松(救贫)云游至此,曾文辿见杨公气度不凡,随上前与之交谈,唔谈中,曾文辿被杨筠松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执意要拜杨公为师,杨公见曾文辿诚心诚意,又颇有天赋,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曾文辿便成了杨公的首徒。后又收刘江东(今于都葛坳乡上脑人)为二弟子,从此,三人同居黄禅寺,成为杨筠松(救贫)寓居于都的落脚点。
杨筠松(救贫)对两位弟子口授传艺,他们各有所长,刘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扼要,子孙传之。曾文辿善于记录,历史上遗留下来托名杨筠松(救贫)的著作,均是杨筠松(救贫)去世后曾文辿代笔撰写而成。在《四库全书》中收藏的《撼龙经》、《疑龙经》,是由杨筠松(救贫)口授曾文辿撰写的唯一遗作,崇贤里(车溪乡)黄禅寺也就成为杨筠松(救贫)“地理文化”的创立地和发表地。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抗金民族英雄武安军承宣使岳飞携其子岳云来于都“征剿”彭友领导的农民起义而驻扎于此,岳帅视寺周景观,层峦叠嶂,连绵起伏,一江碧水如玉带在寒信峡口蜿蜒盘旋而去,当时“岳帅穿紫竹喜莲花洞中见佛祖菩萨”,欣然挥毫泼墨,题名“飞云寺”,此后岳飞所题的寺院名“飞云寺”墨宝,一直沿用至今。
后传曰,“清乾隆游梅江,住在寺院山下寒信峡夜宿船上,闻飞云寺里拟仙人击鼓”,该年间寺里常居住一百多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居士,寺上香火旺盛,十方信士朝拜川流不息,人山人海。
飞云寺门朝九九八十秀的梅江水,佳言紫水东来,寺背面山峻陡峭,四面森林繁茂严丛,每当腾云起雾之日,飞云寺其似“小庐山”、“仙人寺”与“天堂寺”之称。这里名胜古迹甚多,周边有马鞍山、大金盆、小金盆、大小人形岽各一座,寺东面有杨救贫地理仙师之墓地,仙师择建的雄伟的杨公祠,特为纪念他而建,寺山脚下梅江川流的寒信峡潭,潭中水清碧绿,群鱼串上游下,绿水向上川,洪水往下流,峡潭两旁峻山倒映,格外耀眼,可谓是群贤毕至,人杰地灵,青山绿水,人声鼎沸,香火旺盛……
寺中还有曾经唐朝之期留下来的“出米洞”、“腾云石”等旧迹。飞云寺流传有“腾云石”的美丽传说故事,相传与于都县宽田上堡、高龙交界的天园山寺,还有于都县沙心乡、瑞金市九堡镇交界的铜宝山寺(原名:铜宝嶂),这三座寺庙祖传法脉同根相连,每逢三座寺庙做大型法会时,三座寺庙的僧人互相帮忙,特别是飞云寺台桌碗筷不够时,寺院的师父便乘坐“腾云石”去其它两座寺庙里搬运过来借用。突然有一次,“腾云石”在寺院上空飞来飞去搬运物资之时,被寺院山脚下正在农田里干活的人们看到,大家好奇的互相指着“腾云石”喊叫,“天上飞石头,天上飞石头”,后来被人一指叫,腾云石破。
“腾云石”传说故事例二:相传在某个朝代,寺院二师徒在一起常住,相传沙弥徒弟道行高,平时每天坚持在寺院大殿里静坐禅修三支香(早板香6:30~7:00、午板香12:00~13:00、养息香18:30~20:00)。每当寺院需购买物资之时,都要步行到方圆几十公里之外的圩塘上,方丈和尚每次都在午板香之时,找他徒弟出行购物,每次购买回来,都准时在半支香时间回来,上圩路途那么遥远,一面走路至少两三个小时,来回五六个小时到寺院,连方丈和尚心里产生质疑。从此,每次安排沙弥去外出购物时,方丈和尚就会藏起来观察沙弥离寺,突然有一次,方丈和尚看到沙弥乘坐“腾云石”驾雾外出的时候,都会留下一双罗汉鞋在地上,被方丈和尚知道此事之后,方丈和尚也偷偷摸摸坐在“腾云石”上,无论他怎么坐,都驾雾不起来,这样一来,师徒之间产生怨言,从此方丈和尚等沙弥乘坐“腾云石”时,就把沙弥的罗汉鞋偷去一只,这样一愣,“腾云石”在驾雾半空之时降落下来,从此再也不会腾云驾雾了,留给一代代群众从古至今对“腾云石”神奇向往的佳话。
寺院里的“出米洞”,相传在唐朝之期,每天寺院里有多少香客,就会出多少米来供应,曾经有一次,典座师父平时称心性急,看到“出米洞”的米出的太慢,等的厌烦,想方设法,用手搞大点,米出的快点,没想到这一招,反而出了三天三夜的砻糠,从此后再没米出来,给当地人们留下这个神奇的“出米洞”石,一直留传至今。
寺邻近处还有石象、石狮、下山龟、上山鸟、五蛇出洞……真是五谷丰登,鱼米之乡,地大物博;也是出家僧人修行,弘法利生,信教群众观光旅游的好场所。
近年来,广大信教群众施舍乐捐,重修佛寺一座,新建公路四里,新建住房五间,高山引泉水至寺喝用数里之长。目前己正在从寺院到寒信梅江水岸又修一条近2公里公路,并与防山防火灾的防火道为两用,二条公路与寺形成“人”字形,直通寺院。
二、为飞云寺做出巨大贡献的理事会成员名单
“文革”后,在1979年起有:肖起根、肖文先、肖香槐、肖隆润、肖起明、肖汗河、王名先、王承芳、王名兰、王名菊、王光祯等。
1990年有王名菊、王光祯等人负责。
1993年起有:王洪顺、王光洪、王名菊、王光祯、王一新、王名利、王承伦、王名珍、王太阳、王生茂、王古财、肖香伟、肖香洵、康书文、王子平、王光珺、王洪勋、王地长保、肖赖长、肖文先、王洪森、郭宏泳、肖起明等。
2010年起有:王伟、王光洪、王承伦、王南发、王名利、王一新、王名珍、王生茂、肖香洵、肖赖长、肖文先、王洪森、郭宏泳、王瑞金、王地长保、王名逑、王湖北等。
2011年起有:王赖寿、王光洪、王承伦、王地长保、王九生、王光亮、王农民、王光冲、王名绍、王长寿、肖赖长、肖文先、王洪森、郭宏泳、肖香洵、王名逑、王地长保、王名箕、王一新、王名利、王师刚等。
2016下半年起有:王伟、王光洪、王承伦、王成发、王地长保、肖文先、肖赖长、郭宏泳、王洪森、王九生、肖香连、王名逑、王上顺、王光亮、王农民等。
2018年农历十二月初九日起,飞云寺全堂佛像开光暨聘请聘任释法佐法师晋院庆典法会之后,住持飞云寺一切内外宗教活动事务。
三、飞云寺历代堂主住持
飞云寺,旧称:“黄沙峒”、原名“黄禅寺”。
唐僖宗申和五年(公元885年)三月,杨筠松(救贫)仙师,大弟子曾文辿、二弟子刘江东,三师徒长期寓居此地弘扬“赣派”地理文化著作。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岳飞携其子岳云驻扎于此。
清朝末年,民国初有王太原居士住持。
解放后有王洪观居士住持。
60年代有王洪松居士住持。
80年代有谢某居士、钟某居士住持。
1992年起有释坚道住持。
2001年起至2014年止,寺院常住师有:释坚道、释持慧、钟冬香居士。
2017年有释广德住持。
2018年农历十二月初九日飞云寺全堂佛像开光暨聘请聘任释法佐法师晋院庆典法会之后,住持寺院一切内外宗教活动一直到至今。
飞云寺住持:释法佐法师,联系电话15779038442
(供稿:于都县志办)
附:相关链接
飞云寺与杨筠松(救贫)
——赣州市于都县车溪乡飞云寺游记
■ 曹景正/文
近日,翻阅《于都县寺观教堂志》,发现位于车溪乡车头嶂东麓、梅江西山上的飞云寺,是唐代始建的黄惮寺旧址。唐朝国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浪迹赣南曾长期寓住此地,并收两位高徒(曾文辿和刘江东),杨筠松(救贫)在雩都的故事,翻开了历史的一页。
对此,得助于县宗教局方局长与飞云寺住持释法佐联系,在一个风和气爽的春日,我们一车五人,专程游览了这座平凡而神秘的寺庙——飞云寺。
车到寒信峡桥头,眼见一块蓝色的指路牌,上写“飞云寺”三字,字下方一个左向的箭头。我们按照箭头左转上山,这里是车头嶂(海拨522米)东麓,车轮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路两旁布满茂密的森林,山岭叠着山岭,约蛇行20分钟,到达山腰豁然开朗,面前呈现一座金黄色寺庙——飞云寺。
飞云寺主持释法佐师傅热情接待我们,详细介绍了寺庙历史情况:飞云寺始建于唐朝,初名为黄惮寺,位于车溪乡同辉村,古代这里属黄金乡崇贤里黄沙峒。
此地蕴藏着什么典故?为什么杨筠松(救贫)长期寓住此地?为什么杨筠松(救贫)墓葬寺东5公里的杨公坝?为什么在飞云寺北3公里的雷公坑村山嘴上,有一块明朝的“杨公碑”?为什么黄惮寺改名为飞云寺?当今飞云寺大门的对联“岳帅穿紫竹喜莲花洞中见佛祖菩萨 乾隆游梅江闻飞云寺里拟仙人击鼓”蕴藏着什么故事?且让我将法佐师傅的介绍娓娓道来!
《雩都县志》(清·同治版)载:清宣统元年(1909)行政区划:黄金乡崇贤里,核心地域含今宽田、车溪、段屋等乡。古代,这里是“树木葱绿茂密,翠竹挺拔清秀,花园景秀美满山野,气候凉爽宜人。”
《雩都县志》(清·同治版p833)载,清代雩都知县王颖一首“七言截句”《重过崇贤里》,可见一斑。
重过崇贤里(王颖/清·雩都知县)
镇日驰驱未得闲,
今朝又复出雩关。
惯行曲曲弯弯路,
饱看重重叠叠山。
几度莺啼红树外,
数声犬吠白云间。
自惭半世佣书客,
投老如匏羁百蛮。
从这首诗词中所表述的境况:“惯行曲曲弯弯路,饱看重重叠叠山。几度莺啼红树外,数声犬吠白云间。”足使人如同进入“仙境”的感觉,接着王知县发出肺腑之言:“自惭半世佣书客,投老如匏羁百蛮”,可见,作为唐朝国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逃难”的寓住地,具有历史环境的根源。
杨筠松是何许人氏?《江西通志》《赣州府志》《雩都县志》(清同治版)记载:“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地理术传曾文辿、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口。”
对这段史料可作如下解读:唐朝国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号救贫(尊称“杨公”),在朝庭“掌灵台地理事”(掌管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的天文官),因黄巢起义破京城,唐僖宗出逃前,降旨杨筠松(救贫)“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杨筠松(救贫)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对朝廷复起深感失望,毅然脱离朝廷,弃官为民,随南下百姓避难南国(我国南方一带),到达虔州(今赣州),寓住雩都崇贤里黄惮寺,传地理术于徒曾文辿、刘江东。因为百姓资助平民生活,扶贫济困,纠正葬俗旧习,被称为救贫仙人。后因病逝世于“虔州”(今赣州),葬雩都药口(古代名“药口塘汛”,后改称杨公坝,今杨公村)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三月,杨筠松(救贫)行至雩都县黄金乡崇贤里黄沙峒(今属车溪乡同辉村)时,发现这里山水宜人,环境幽静,利于隐居藏匿,遂择此地为长期寓居之地。
古时崇贤里黄沙峒(峒、岽、排、坑、坳……等,均是南下瑶、畲族人,居住山间的地名)有一座可容百多人的黄禅寺,“杨公”潜居这里收了两位高徒,一是曾文辿(雩都曲洋小渊人)为大弟子,后又收刘江东(雩都葛坳上脑人)为二弟子。“杨公”向弟子口授地理术,他们各有所长,刘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扼要,子孙传之;曾文辿善于记录,历史上遗留下来托名杨筠松(救贫)的著作,都是杨筠松(救贫)去世后曾文辿代笔撰写而成,在《四库全书》中收藏的《撼龙经》、《疑龙经》,是杨筠松(救贫)口授曾文辿撰写的唯一遗作。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迁居在雩都药口塘汛(当年称芒筒坝)的管姓人,族绅聚众商议,决定建一座管氏宗祠,因是全姓大事,千秋伟业,务必选吉日择地,要请一个有名的地理先生来择址定向。派人前往黄惮寺(距杨公坝约5公里),请“杨公”来芒筒坝选址建祠堂。杨公 (救贫) 来了后,对该地进行了勘查,觉得只有河边 (现祠堂所在地) 是块佳地,对祠堂做什么方位,什么日子动工等事项,交代后离开了,并表示动工之日,一定早来。到了动工吉日,杨公(救贫) 早早来到工地,见管姓头人还没到,只有民工忙着做工,他顺势拉来一张板凳面朝梅江坐下,一边观察对岸山峦龙脉的走势,一边调整所坐板凳的位置方向,直到认为心满意足后,才静下心来休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头人来,工地上的人见他穿着平常也没理睬他,他没打招呼就往回走。
管姓头人在家等杨公到来,快到吉时了,还没见人,到工地去看,一问才知道刚才来的那个人就是杨公,便派人去追,追上后,向杨公赔礼,并请他回来,杨公说:“走到这里我就不回去了,你们按照我刚才坐的那张板凳的方向去落基就可以了”。管姓人按照板凳的方向将祠堂建起来了,从此,“板凳定向”建祠堂的佳话流传千年。
“杨公”南下携带的“禁中地理”秘籍不“承袭附会”,而立足探求人居与自然环境的真实面貌,在“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的进程中,他竹杖芒鞋,不畏艰辛,攀悬崖、临绝壁、涉深涧、探洞穴,顶狂风暴雨,行丛林密径,凭着惊人的毅力,他踏遍于都、宁都、兴国、虔州(今赣州市章贡区)等地的山山水水,足迹走遍赣南,还深入到闽、粤、湘、浙等地,以其“济世救民”的初衷,为百姓人居环境选址、纠正葬俗旧习、资助平民生活,被当地人呼做“救贫先生”,从此,地理宗师杨救贫扬名海内外。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二月,虔州刺史卢光稠请杨筠松(救贫)择基扩建虔州府城。杨筠松(救贫)在充分掌握虔州地理堪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他独创的“形势派”地理文化理念,对虔州扩城精心堪址、规划布局,经过十个月的日夜操劳,终于在是年十一月中旬,完成全部方案。是年十二月,积劳成疾的杨筠松(救贫),辞世于虔州,终年 70岁。卢光稠征求杨公弟子曾文辿师父对他交代的遗愿,墓葬雩都药口塘汛(芒茼坝)河岸上,卒葬地官民对杨公表示怀念,翌年(904年)将芒茼坝改名为“杨公坝”(今称“杨公村”),且建祠 、塑像,年节祭祀直至如今。
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赣州太守叶梦熊(广东惠州人)、雩都知县陈仰民(福建安溪人),亲临于都杨公坝(今属宽田乡)瞻仰杨筠松(救贫)墓葬,但因年代久远,洪水泛滥,泥沙俱下,河床升高,杨筠松墓葬被冲毁。叶、陈新立照碑(类似“纪念碑”)于原杨筠松墓葬对面的山嘴上(今属车溪乡雷公坑村,距飞云寺约3公里),此碑由县博物馆收藏。
1991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竖立“杨公碑”的山嘴上,立碑予以纪念。碑文是:“杨筠松,唐,窦州人,字叔茂,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占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堪舆术名世,号救贫先生。晚年留寓雩都,卒于虔,葬於跃口芒茼坝(今称杨公坝)。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等书。其墓因河道扩大而毁,现竖碑表之”,此碑仍立于车溪乡雷公坑村山嘴上。
风雨飘摇千余年的崇贤里黄惮寺,依然屹立在车头嶂东麓,但寺名已改称“飞云寺”,其中有一段当地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话说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抗金民族英雄武安军承宣使岳飞,携其子岳云来于都“征剿”彭友农民起义,驻营于此。岳帅视寺周景观,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寺门朝九九八十秀的梅江水,佳言紫水东来,寺背车头嶂山峻陡峭,四面森林繁茂严丛,每当腾云起雾之日,有“小庐山”、“仙人寺”、“天堂寺”之称。此地名胜甚多,周边有马鞍山、大金盆、小金盆、大金鸡、小金鸡、大小人形岽等,寺东面有杨救贫地理仙师之墓地,寺山脚下梅江川流的寒信峡潭,潭中水清碧绿,群鱼串上游下,绿水向上川,洪水往下流,峡潭两旁峻山倒映,格外耀眼,可谓是群贤毕至,人声鼎沸,香火旺盛。还有唐朝时期留下来的“腾云石”及其故事,十分神奇,岳帅大喜,欣然挥毫泼墨,题名“飞云寺”。
据传,清乾隆游江南,曾乘船游览梅江,返回时,天色已晚,船停寒信峡,忽闻山上有“仙人击鼓”(晨钟暮鼓)。当今,飞云寺大门的对联写道:“岳帅穿紫竹喜莲花洞中见佛祖菩萨 乾隆游梅江闻飞云寺里拟仙人击鼓”。古时,这里居住过比丘、比丘尼和居士百余人,寺内灯火旺盛,十方信士朝拜川流不息,人山人海。
近年来,广大信教群众施舍乐捐,重修佛寺一座,新建公路2公里,新建住房5间,高山引泉水,至寺有数里之长。目前已正在从寺院到寒信梅江水岸修一条近2公里公路,与防火灾的防火道为两用,二条公路与寺形成“人”字形,直通寺院。
同时,拟对黄惮寺旧址进行整理,并将“杨公”寓住处加以修缮,与“杨公坝”(杨救贫纪念馆)和寒信峡(乾隆游梅江夜宿寒信峡)连成一线,开发旅游产业,或许对当地老俵脱贫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