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原意指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

草木皆兵的成语来历简短(成语特辑草木皆兵)(1)

◆ ◆

【讲解】

这个成语通常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 ◆ ◆

【典出】

◆ ◆ ◆

草木皆兵《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草木皆兵的成语来历简短(成语特辑草木皆兵)(2)

「他山」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本月蔡老师准备了几个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这是第一个,通过这些成语可以了解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 ◆

【回・见】一段典故背后有一段故事,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下期再见!

◆ ◆ ◆

【留言・互动】

下节预告:风声鹤唳

下期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