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究竟谁对谁错?

这段时间,网络上围绕着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看了之后有点着急,所以今天打算简要说一下。

什么是后发优势,说白了就是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及汲取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可以取得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条件,从而通过后来者得利的途径加快本国的经济增长。

后发劣势是指由于缺乏原创性,同时在学习模仿借鉴和汲取过程中,因为制度模仿有较大难度,从而后发国家更习惯于通过技术模仿获利,当技术模仿达到一定程度,而制度依然落后,必然出现制度与技术的冲突,这会造成后发国家内部的利益冲突。同时先发国家可以通过专利权保护、技术输出控制、高端原材料控制等手段,阻碍后发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后发劣势。

如果学习过逻辑学,应该容易明白,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都有可取之处,同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发展时期应该采纳不同的发展策略。就如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1978年至2018年),我们已经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理论,通过市场换技术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获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而2019年开始,由于中国制造以及中国的国家实力的提升,先发国家已经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国际贸易壁垒增加,技术转让途径收窄,更是控制了部分先进科技产品对我国的出口,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华为是这个阶段最为典型的代表,而控制芯片、光刻机、高端原材料等出口给我国是先发国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2019年开始,我们已经明显面临到了后发劣势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也就是说,对于我国而言,1978年至2018年,采取后发优势理论指导国民经济是有利的,也是合适的。但2019年至今,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后发劣势理论,同时研究我国除技术外存在的包括制度方面的不足,只有完善我们的制度,才有可能避免出现后发劣势。也同时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中。

所以对于2023年的中国,应该认真思考后发劣势理论,而不是还在麻醉在后发优势理论当中,只有找到准确的理论指导,才能保证我们的治国方略不出差错。

再次强调,2019年至今,后发劣势理论是所有中国经济学学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谢谢阅读!

2023年2月2日

后发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究竟谁对谁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