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亲子阅读的第17篇。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1)

五一小长假,相信大家都过得非常充实。因为生病,Jackie 只能在家里休息,我们也跟着宅在家里。学习这个事就变得有一搭没一搭了,不过每周一首诗,我们还是坚持着。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组诗组品,一共七首,上次我们学过了最出名的第六首,这周继续学第五首。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白话译文参考:

黄师塔前的江水缓缓向东流去,温暖的阳光照耀,和煦的微风吹拂,让人懒懒的直犯困,我倚着微风慢悠悠的走着。

一丛丛的桃花开得茂盛,我究竟是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2)

01 组诗的趣味

和Jackie一起学古诗以来,我们挑选了好多组诗中的作品。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其实是三首七言绝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五首七言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有七首。这些组诗往往是一个主题写了好多首,而每一首又可以自成一个小的主题,可以单独拿出来品读,不影响整个组诗的体会。

还有一个趣事就是,诗人们喜欢约在一起,喝酒写诗,常常也会围绕一个主题来竞赛写诗,相当于现在同学们的命题作文一样。如果有记录员的话,那肯定就是好多组诗了。

杜甫生活的时期刚好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经历安史之乱,饱受离乱之苦。后来诗人流亡到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这组诗正好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此时诗人的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也才有了寻春赏花的心情。

这组诗就是写诗人被江边(浣花溪)的春色吸引,走出草堂访友寻花,走一处写一处,写一处换一景,感觉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处处有惊喜。而今天要学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就是诗人来到黄师塔,看到一簇簇美丽的桃花有感而发。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3)

02 黄师塔是什么塔?

学习之前,我们要补充一个知识点。黄师塔是什么塔?

其实在读之前我也不了解,我以为的只是一个塔的名字。查了才知道,这个塔并非我们所见的普通的塔。关于师塔,对应的有一段陆游的文字解释。

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四川人把和尚称为“师”,和尚死后,埋葬他的地方称为“塔”,师塔就是和尚所葬之处。

百度百科上对师塔的解释也是引用陆游的这段话。

师塔,即身塔。为僧人埋骨之所。

那诗文中杜甫所说的“黄师塔”应该就可以理解为一位姓黄的高僧的葬所。在这里我大胆的推测,在杜甫游览浣花溪的当时,黄师塔应该算是一个有名的地理标识,不过在后来的历史中,已经摧毁,也无从探究了。

不过如今,杜甫的草堂早已经成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大家去成都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了。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4)

03 深红浅红的烦恼

除了“黄师塔”需要了解的比较深入,整首诗其实不难懂。第一句“黄师塔前江水东”,点明了写诗的地点,黄师塔前,江水向东缓缓流淌,这是一景。“春光懒困倚微风”,写的是温暖和煦的阳光下,春风拂面,诗人沐浴着温暖舒适的春光,整个人是懒懒的犯困的状态。“倚微风”,一个“倚”字非常形象,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随着春风缓缓驱步的样子,就是古代人常说的醉春风的感觉吧。

“桃花一簇开无主”江畔的桃花一丛丛的开得十分鲜艳。“无主”的意思是没有主人,没有人照看,也就是桃花自由自在的开放,没有束缚,开得任性,开得娇艳欲滴。“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是全诗的名句,诗人欣赏着美丽的桃花,这一朵浅浅的粉色特别可爱,那一朵深深的红色特别娇艳,我究竟是该爱深红色的还是浅红色的呢?左看看右看看,每一朵都爱不释手,应接不暇,诗人自己都无从选择了。“爱"一词的重叠用法,把诗人对桃花的喜爱描写的淋漓尽致。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5)

这一句的用法很特别,表面上是一个问句,实际上是不需要作答的,用问句的纠结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就好像小朋友去到一个美食城,全是好吃的,你左手拿着冰激凌,右手拿着棒棒糖,你问妈妈“我是该先吃冰激凌还是棒棒糖?”其实你都爱的不行。

这种问句的写法,小朋友们还可以用到作文中去。比如有一次的作文是《我的妈妈》,Jackie小朋友就写了两个问句,自问自答,然后被老师划线表扬。

幼儿启蒙古诗20首(可爱深红爱浅红)(6)

04 以苦为乐

从杜甫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倚着春风赏桃花的可爱诗人形象。但结合写诗的时代背景去看,当时诗人的生活是特别凄苦的,这在同时期的作品《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可见真相,几阵狂风就能把诗人住的茅屋吹破,秋风苦雨,诗人全家遭受雨淋,特别的凄惨。可是即便是这样,诗人仍然拥有一颗热爱大自然,追求真善美的心境,他调侃自己住破屋,却为天下的老百姓担忧。

都说杜甫是诗圣,他的诗也有诗史之称。一个人能被成为圣人,足以说明他崇高的品格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我们在学习诗句的美好之余,也要通过诗句走向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的情怀。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读懂了诗。

我们也要向大诗人学习以苦为乐的精神,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寻找快乐。当我们拥有一颗充盈而强大的内心时,任何困难都不能将我们打倒。

今天的古诗词就学到这里。让我们陪孩子读书,进步每一天!

-END-

作者简介:Amy,左手带娃右手写字的80后宝妈,和孩子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公众号:如月如徐

,